金匮之盟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宋史》记载建隆二年杜太后病重,赵匡胤陪在母亲身边侍疾,期间曾秘密召见赵普商讨皇位继承问题,太后让赵普在诏书上写上传位于赵光义,随后这份诏书被锁在金匮中保存;在其他史料中也有关于此盟书故事的记载,内容也基本一致,但是仔细研究考证“金匮之盟”的内容,则发现它很可能乃是伪造而来,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修盟的时间不合理
赵匡胤是在960年称帝,其母杜太后死在961年,此时赵匡胤才做了一年的皇帝,屁股还没暖热就开始考虑传位的问题,未免太早了点;假如此时赵匡胤已经垂垂老矣,为了帝国政权平稳交接,是十分迫切需要确定接班人的;而此时赵匡胤才35岁,正值一位帝王事业的上升期,哪有理由如此迫切地交代后事呢?古人封建迷信思想严重,此时定后事就不怕晦气倒霉吗?
第二,传位赵光义的理由不够充分
盟书中记载太后建议赵匡胤传位于弟,说是为了避免重演后周由幼君继位而灭亡的悲剧;而此时赵匡胤最大的皇子赵德昭已经11岁了,假如此时赵匡胤随其母驾鹤西去,传位于弟弟固然合理,但当时赵匡胤年富力强,谁能断定他只能再活21年?纵使如此到那时赵德昭也已经32岁,完全称不上是“幼子继位”;而且就是赵匡胤的两个弟弟轮流当完皇帝,赵德昭也得等到50多岁才能继承;因此“金匮之盟”中说杜太后担忧幼君继位会动摇大宋根基,实在是无法让人理解。
第三,制盟人的身份与方式不合理
在封建王朝中决定由谁来继承皇位,全凭皇帝一人做主,但立储之前皇帝还会听取臣下的意见;立储是国之大事,既然要订下盟书装进金匮之中,这样隆重的大事必然要召集大臣,举行典礼昭告天下;而“金匮之盟”只是杜太后让赵普将皇位继承人草草写在纸上了事,很明显不合礼数;而且杜太后并非武则天、吕后之流,此时她才做了一年的太后,一年前还是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她乾坤独断的气魄又是从何而来?此外赵普身为一名臣子,也没有权利单独起草传位诏书;因此“金匮之盟”的修订方式,与制定人的身份权利,也是不合常理的。
第四,宣告盟约的时间不合理
如果“金匮之盟”确实存在,在赵匡胤死后,就应该由顾命大臣当众宣读,而赵光义做了6年的皇帝还未提及此事;“金匮之盟”倘若真实存在,可以说是赵光义继位最有力量的法宝,但他为何不在赵匡胤驾崩之后及时拿出?这只能证明“金匮之盟”在当时可能并不存在。
综上所述,“金匮之盟”本身存在诸多不合常理之处,甚至也可以说是漏洞百出,由此可以大胆推断此盟书乃是赵光义伪造;
再联系赵匡胤驾崩之时“烛影斧声”的悬案,加上赵光义即位后杀掉了众多关于此事的亲贵,我们可以推测赵光义的皇位来源不正,是用了某些不光彩的手段才达成目的;但所幸太宗赵光义也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大宋王朝在他的治理下步步走向了繁荣。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为何并没有赵飞燕?
历史解密/阅读:3700 -
唐朝女性到底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阅读:3301 -
馆陶公主为什么会下嫁?馆陶公主和陈午幸福吗?
历史解密/阅读:7053 -
历史上各朝代刺激生育都有哪些方法?
历史解密/阅读:6764 -
古代结婚需要多少彩礼
历史解密/阅读:5272 -
古代皇帝选妃的三大标准
历史解密/阅读:3978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