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对比(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7-01-07/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第一件事就是平定了自康熙以来的西北叛乱。稳定了自康熙以来的盛世局面,使中原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保持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面貌。第二就是设立了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国两千年以来的封建 ...

第一件事就是平定了自康熙以来的西北叛乱。稳定了自康熙以来的盛世局面,使中原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保持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面貌。第二就是设立了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国两千年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第三就是设立密诏立储制度,从而杜绝了康熙晚年诸皇子因夺嫡之争而引起的手足相残局面。第四就是实行新政,而对于他所提出的“摊丁入亩”这一制度,包括在了实行新政当中。

当时的雍正帝,根据明朝的“一条鞭法”制度,以及康熙提出的“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政策,在此基础上做出调整,提出了“摊丁入亩”制度,并投入实行当中。

摊丁入亩有什么意义

“摊丁入亩”是清代时期的一次赋役制度改革,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代的税制改革,并且还进一步取消了徭役,彻底废除了人头税,从而实现了从人身税向财产税的一个重要转变。虽然摊丁入亩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是也具备着一定意义,那么摊丁入亩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

在历史上,这次的税制制度的改革不仅削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财税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摊丁入亩”这一制度是一条鞭法的延续和发展,对于实行的结果来说也相对彻底。这一制度最终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人丁地亩的双重征税标准,使赋役成为一元化的形式。另外,对于“摊丁入亩”的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向。在实行摊丁入亩之一赋税制度后,无地的手工业者也就不会有丁银负担,所以从侧面来说,无疑对工商业的繁荣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此外农民可以从农业生产中游离出来,进人城镇或矿山,成为出卖劳动力的一名雇工,这样一来,就促进了雇佣劳动和手工工厂发展,还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其次就是,摊丁入亩不仅取消了按丁和地来征收赋税的标准,还进一步简化了税收程序。这不仅防止了官吏贪污舞弊的行为,还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对于保证国赋无亏,也有实际作用。

怎么评价摊丁入亩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赋役制度改革的“摊丁入亩”赋税制度,是目前史学界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很多的学者认为:“‘摊丁入亩”不仅仅废除了编审制度,还解除了许多世纪以来加在农民身上的一条锁链;在政权上也通过此次的赋役制度成功实现了对人身控制的削弱。那么关于摊丁入亩的评价又有什么呢?

有关“摊丁入亩”的奏折

有关“摊丁入亩”的奏折

首先一点评价就是,“摊丁入亩”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贫民有利,对地主相对来是不利的。当然作为我国赋税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当然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统治者的封建统治,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轻微改善。可是“摊丁入亩”这一政策并没有成功处理好关于分摊赋税的问题,反而还影响了各个阶层的自身利益。

另外,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这个角度来评价,摊丁入亩政策还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它没有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重,甚至没有彻底消除社会中的阶级矛盾。从本质上来讲,它维护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反而使得封建统治更加牢固。事实上,关于“摊丁入亩”这一制度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行,全来源于千百万的劳动人民起身反抗赋役不均,而进行的一场激烈斗争的结果,虽然名义上仍然在实行,但实际上是不可能持久、认真地贯彻执行。

清摊丁入亩有什么历史背景

对于清朝时期的“摊丁入亩”这一赋税制度来说,这一制度在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更是中国在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中的一次重要改革。那么摊丁入亩的背景又什么呢?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