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晋元帝司马睿是谁的儿子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7-01-07/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晋元帝司马睿是谁的儿子 司马睿是东晋的国君,关于他的父亲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他不应该姓司马,而应该姓牛。那么,他到底是谁的儿子呢? 司马睿像 司马睿,姓司马,名是单字一个睿,字景文。正史记载,他是琅邪王司马觐与妻子夏侯氏的儿子。这是大多历史 ...

晋元帝司马睿是谁的儿子

司马睿是东晋的国君,关于他的父亲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他不应该姓司马,而应该姓牛。那么,他到底是谁的儿子呢?

司马睿像

司马睿像

司马睿,姓司马,名是单字一个睿,字景文。正史记载,他是琅邪王司马觐与妻子夏侯氏的儿子。这是大多历史资料承认的,认为他是司马觐的儿子,毕竟他一直都是以司马作为自己的姓氏,而且他所建立的东晋姓的也是司马。

也有人说,司马睿是夏侯氏与牛金偷情生下的,也就是说,司马睿是牛金的儿子。其实,在实行一夫多妻制的中国古代,这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有可能夏侯氏当时并不受司马觐的宠爱,而人又都是有欲望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那份欲望,她一不小心就犯了错。不过,也有人说,这种说法有纰漏,因为,当时牛金已经可以算老人了,就算与夏侯氏偷了情,他的生育能力应该也退化了,不会让夏侯氏怀孕。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司马睿是夏侯氏与一个姓牛,名钦的下人偷情生的孩子。这种说法与当时“牛继马后”的预言有关。当时牛金因为这一说法,被皇帝防备认为他们牛氏会取代司马氏的帝位,所以,就将牛金给处死了,但是,夏侯氏却与姓牛的下人生下了司马睿。而司马睿后来成为了东晋的皇帝,虽然,姓的是司马,但毕竟是牛姓的骨肉,所以,那个预言还是实现了。

关于司马睿是谁的孩子,就是这三种说法。可是到底哪个真实,我们是很难知道的。我更愿意相信的是,他是司马觐的儿子。

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司马睿得以建立东晋政权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出身于西晋的皇室,流的是皇家的血液;另一方面是他有友人相助,所以他才能顺利地建立东晋政权。

跪拜司马睿图

跪拜司马睿图

司马睿是西晋皇室的血脉,身体里流淌的是皇族的血液,加之在那个时候人们仍然重视血脉的延续,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名正言顺称帝的机会。同时,司马睿称帝是司马政权的延续,按理来说他应该拥有很高的声望。但是,就现实而言,司马氏在当时政治上的声望并不是很高,所以只能说起的作用不是很大。

就友人这个方面来说,主要就是得益于王导对他的帮助。王导在早年就与司马睿交好,而且在当时王家的势力较强。在王导建议司马睿南渡定京的时候,王家就已经在南方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王导是个有原则的人,一直尽力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他在王、马两家中间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有了他,才使得东晋在一定时期内能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局面。

后来,司马睿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王导的功劳莫不可少。因为是王导利用自己的计谋让南方的士族拥护司马睿的政权,让北迁的士族支持他的领导,所以说王导是东晋政权得以建立的功臣之一。

有时候,成功不仅要依靠自己的实力,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神一样的队友。就像司马睿在王导的帮助下,创建了东晋政权。

司马睿与王敦有何关系

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而王敦是帮助他建立东晋的有功之臣。既然有功就必有势力,有势力就必定与皇帝有瓜葛,有斗争。

王敦像

王敦像

根据历史的记载,司马睿并非是皇族的司马氏,而是王室的司马氏,他的家族是王室之族,他的父亲是琅邪王,因为是不激进的王室,所以,就军事和其他方面来说,司马睿都是没有什么势力的。他之所以能够建立东晋,是因为他依靠了王导和王敦的势力。

在东晋建立时,司马睿因为王氏的功劳,重用了王导和王敦。当时,司马睿刚刚上任,自然会有各种不同意的声音,也会有各种战乱,例如,当时的江州刺史就不想听从司马睿的命令,于是,司马睿就派王敦去帮他讨伐江州刺史,另外,还有其他的大小战乱,也都是派王敦帮他平复的。但是,王敦与王导不同,他是属于有野心的人。所以,随着王敦平复的地方变多,他就开始在每个地方开始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自己任命官员等。最后,他几乎是统治了长江中游一带地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