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关于韩信的成败之谜解析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20/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关于韩信的成败之谜解析 秦末,出现了历时数年的战争,史称“楚汉相争”。刘邦因为知人善用,最后成为一代皇帝。他的账下大将韩信,因为功高盖主,一次次变官职,最终还是被封为楚王,也算是衣锦还乡,但是就在韩信春风得意之时,刘邦开始挤兑他,猜忌他,韩 ...

关于韩信的成败之谜解析

秦末,出现了历时数年的战争,史称“楚汉相争”。刘邦因为知人善用,最后成为一代皇帝。他的账下大将韩信,因为功高盖主,一次次变官职,最终还是被封为楚王,也算是衣锦还乡,但是就在韩信春风得意之时,刘邦开始挤兑他,猜忌他,韩信在不断地后退,最终的结果还是落下凄惨的晚年,这又是为了什么?

心高气傲的韩信

心高气傲的韩信

韩信当楚王回去就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就是找到当年那个漂母,给予重金;第二件给那个南昌亭长,给予他1百钱,告诉他好事得做到底;第三件就是找到了那个羞辱过他的恶少,并没有解决掉他,而是升他为中尉。韩信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报恩,顺便收买了很多的人心,至少在别人看来,侮辱过你的人,都不会有事,反而升官,可见韩信心存善良。这个时候,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时候,但是好景不长。

心性奸诈的刘邦,对他开始产生猜忌,刘邦知道谋害忠臣的代价,因此他在等待时机。于是乎,刘邦宣布一个通知,他将要开始南巡,这对韩信来说是一个暗号,认为刘邦是针对自己来的。这时候,有一个人给刘邦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叫韩信杀了钟离昧,此人是谁呢?这个人曾是项羽的手下,刘邦多次在他面前吃了败仗,等到项羽倒台之后,就投奔到韩信那里。

这个人出的主意,就意在陷害韩信。果不其然,韩信砍了钟离昧的人头去见刘邦。

就这样,韩信就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第一:卖友求荣,钟离昧至少把他当朋友看待,才会投奔于他,但是没想到的是,韩信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砍了他;第二:讨好献媚,假如你心理没鬼的话,你也不用把钟离昧杀了,提着人头来见我,这是刘邦的猜忌。可谓是做了亏心事,就会气不壮;第三:主动投降,刘邦会觉得,我又没有处分你,你就自己行动了,可见战术上又输了一把。

之后,韩信官职就被降了两级。韩信并没有就此收手,他还到樊哙府上,惹火了樊哙。还跟蒯通同流合污,被刘邦判定为反贼,最终计谋抓捕,惨死在未央宫中。

韩信的一生是叱咤风云的,对于他是否谋反,因何谋反,这些都是存在争执的。

韩信和诸葛亮的共同点是什么

韩信与诸葛亮两个人都是封建时代的名人,他们两个身上有点很多的共同点:

老版《三国》里的诸葛亮

老版《三国》里的诸葛亮

1、他们两个之间跨越了整个一个汉朝,韩信助刘邦建立西汉,成就四百多年的基业,诸葛亮的出现,正值东汉的灭亡衰败之期,相差就是一整个汉朝。

2、他们两个既是谋士,也是主将,都曾经为自己的君主开辟了大片土地,功劳甚高。刘邦没了韩信,很难击败楚霸王,成就霸业,刘备没了诸葛亮,很难有称霸于蜀地的局面。

3、他们两个跟君主的关系都比较贴近,既可以说是君臣,也能是朋友,韩信原本只是一个小官,被萧何荐举之后,得到刘邦的重用,直接成为大将军。诸葛亮原本只是一介布衣,出山之后就了军师。他们两个晋升的速度之快,让人惊叹。

4、两者都被追封为候,韩信是淮阴侯,诸葛亮是武侯,都是自治一方的人才,韩信是汉朝的开始,诸葛亮是汉朝的结束,但他们都会整个汉朝涂上浓重的一笔。

虽然他们两个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但是两者的差距也有很多,至少从晚年的遭遇大不相同,而且看出两个人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韩信虽然官至大将军,权力非常的大,但是总有刘邦一直注视着,猜忌他。甚至于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听说韩信有谋反的意象,就大军将至,想要擒拿他。他的晚年遭遇是极其凄惨的,让人怜惜他的才华就这么去世了。

与他不同的是,诸葛亮可谓是春风得意,他与刘备保持着良好的君臣关系,虽然其中刘备也有不信任他的时候,但是最终他还是蜀国的掌权者,替刘婵处理好蜀国。虽然晚年鞠躬尽瘁,累死在公务上,但至少他晚年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是韩信所缺少的。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