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一战转折点是哪场战役(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9/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之所以会有这么严重的伤亡情况,是因为当时一战的战争形式主要是阵地战。所为阵地战,就是一方冲破另一方的防线,采取冲锋的方式的进攻敌人的阵地。而在一战当中,武器装备已经几乎全部是现代化的,机关枪在当时已 ...

之所以会有这么严重的伤亡情况,是因为当时一战的战争形式主要是阵地战。所为阵地战,就是一方冲破另一方的防线,采取冲锋的方式的进攻敌人的阵地。而在一战当中,武器装备已经几乎全部是现代化的,机关枪在当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伤亡是非常惨重的。尤其是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伤亡数量是一战所有战争中排名靠前的,就是因为这两场战争是传统的阵地战。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当时各交战国国内的民族情绪高涨。每个民族对敌对民族都有很强的仇视心理,再加上统治者大肆的民族主义宣传,每一个上战场的士兵都有浓重的民族主义意识,自然就会拼杀的更加厉害。

一战各国军事实力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各国的军事实力也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一战各国军事实力。首先,德意志帝国在一战中的军事实力是最强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接下去应该是英国、俄国、美国、法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

一战现场照

一战现场照

一战东线战场,1500万的俄军几乎全部崩溃,这一场战争中的同盟国是德奥联军,其中以德军居多。可见德国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强的。但这还不是德国的主要实力,德国在西线战场上,也有自己的军队。西线战场共造成英法美联军伤亡高达1000万。而在这英法美联军中,又属法国伤亡最为严重,英国其次,美国最后。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国的军事实力应该是低于英国和美国的。

东线战场俄国以一个国家之力就与德奥联军相抗了快四年的时间,可见俄国的军事实力也是比较强的。而西线战场从凡尔登战役之后,几乎就是英国一个国家在支撑,法国只在1917年发动了一个百万大军的攻势,但是这场战争打得法国差点亡国。因此,英国的军事实力应该是仅次于德国的。

塞尔维亚的军事实力在这些大国面前是比较弱的,但是比当时的日本要强上许多。一战前,塞尔维亚是兵力只有25万,战时达到了40万。奥匈帝国前后两次入侵,都是奥匈帝国的伤亡更加惨重一些。罗马尼亚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弱的,在一个星期内,就被德奥联军消灭了30万左右的大军。

一战起止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战起止时间分别是1914年7月28日和1918年11月11日。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皇储在塞尔维亚被刺杀为借口,对塞尔维亚宣战。一战也就此正式开始进入战争阶段。四天后,德国对俄国宣战;六天后,德国对法国宣战;七天后,英国对德国宣战;九天后,奥匈帝国对俄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一战时使用的各种机枪

一战时使用的各种机枪

这一次战争的爆发其实就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这一场战争的爆发。英法由于率先完成资本主义革命,各方面的实力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世界统治权力的拥有者。但是有一些比英法稍微晚一些完成资本主义革命的,却不愿意让英法一直站在世界权力的顶峰。比如当时的德意志帝国。

德国的资本主义虽然起步晚,但是成效快。德国没有多久之后国家的总体实力就几乎可以与英法相当了,于是就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这个要求英法等国家自然不会答应,就这样一战爆发了。一战爆发后,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军队一直在战场上保持着优势地位,直到凡尔登战役的出现,扭转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形势。

德国的同盟国最终不敌人数众多的协约国,战败后于1918年的11月11日签订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标志着一战最后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一战著名战役索姆河战役介绍

一战著名战役有很多,今天主要来讲一讲索姆河战役。索姆河战役是一战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战争从1916年6月份一直持续到11月份才终于结束。这场战争是由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发起进攻的。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