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揭秘台湾眷村生活:1949年迁台国军的眷村60年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什么是台湾的眷村?对于眷村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所谓的眷存是当时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带过去的军民,为了那些军民有个落脚地,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各地大量兴建房舍,并将这些新移民聚集在一起,慢慢就形成了一座座 眷村,如果按照大陆人的思维,这些眷村应该算 ...

  什么是台湾的眷村?对于眷村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所谓的眷存是当时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带过去的军民,为了那些军民有个落脚地,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各地大量兴建房舍,并将这些新移民聚集在一起,慢慢就形成了一座座 “眷村”,如果按照大陆人的思维,这些眷村应该算是“国军大院”了,但不一样的是,这些眷村并没有按照大陆人想象的部队大院而存在。

  当时国民党的宣传是:台湾只是暂时的“克难场所”,随时要“反攻大陆”。除了高阶军官住在日据时代留下的好房子里,绝大多数普通士兵家庭分到的都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很多人连家具都买藤制的,因为藤制最便宜,将来反攻大陆就可以马上扔掉。据眷村人回忆:当初盖的眷村房子,墙壁是下砖上泥,以茅草和竹子为主要材料修建,两面涂上泥巴,上面只有一层石棉瓦。因此眷村又被称为“竹篱笆”。

  如果按军种分,就包括陆、海、空等三类眷村。

  但并不是所有军人都有资格住进眷村,在申请眷村房屋时必须要有主要申请人和妻子,至少要有一名以上的子女,房舍的分配依眷户人口数、考绩、结婚年限来分配。眷村初建时的名字也很有意思,皆隐含军种或省份涵意。例如,以“陆光”为名的眷村,全来自陆军家庭;“宪光”则是专门为宪兵建的眷村;而“大鹏”很明显就是空军眷村。

  深深植根于大陆文化的戏曲是眷村人重要的精神寄托,有不少眷村子弟被送进隶属军方的陆光剧校、海光剧校、复兴剧校、左营豫剧队等,学习“长枪、短打、身段、唱腔”,在“生、旦、净、末、丑”中学习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同时也在为父辈们寻找逝去的精神家园。

  自此,眷村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以及后代教育都自成体系,鲜少受眷村外环境的影响。即使渐趋搬离眷村的“军二代”,在国家观念、伦理概念、家族意识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上,总会和台湾本土社会有区别。

  在早期眷村,虽然居民来自大陆不同省份,语言上是南腔北调,却带来了各地特色口味家常菜,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背景与出身,所以住户间的情感联络频繁,邻里之间经常交换自家的私房菜。各省家常菜的“微缩景观”都聚在了眷村,也为台湾带来了多元的饮食文化,使之融汇成了一个“大陆美食城”。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