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淞沪会战秘闻:蒋介石误判葬送中央军精锐(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八一三抗战爆发时,蒋介石虽然批准京沪警备司令官张治中先发制敌的建议,下令对上海日本驻军进行围歼,但他并无一个在淞沪地区举行一场大战役的计划,也未组建一个足以适应指挥一场大战役的领率机关。他的策略可以 ...

  “八一三”抗战爆发时,蒋介石虽然批准京沪警备司令官张治中“先发制敌”的建议,下令对上海日本驻军进行围歼,但他并无一个在淞沪地区举行一场大战役的计划,也未组建一个足以适应指挥一场大战役的领率机关。他的策略可以说是走一步看一步,作战指导方针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当时,作为最高统帅部的大本营,在8月20日正式颁发的全国抗战指导计划中,明确规定全国作战的主战场在华北,而不是在华东的上海。在《国军战争指导方案》、《国军作战指导计划》以及《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等文件中,正式规定:全国“主战场之正面在第一战区,主战场之侧背在第二战区”。

  在这稍前,何应钦代表军委会于8月7日向国防最高会议所作的“中央之军事准备”的报告中,宣布全军部署的重心是在华北。其中指出:“全国军队列入抗战序列者约一百个师,预备军约八十个师,……依照序列,使用于河北省,共约五十师”。全国的武器弹药,“依作战之要求,分设弹药总库若干及分库若干,约计在长江及黄河以北,屯积三分之二,江南屯积三分之一”。“至中央空军,亦已全部准备出动……以太原为根据地。”

  也就是说,这仅仅是牵制为目的的一场次要方面的小规模战役。

  但,就是这样一个“打给列强看”的目标,也没能完成。

  上海战事最初因中国军队兵力上占据优势,一度进展顺利。尽管蒋介石对日本政府17日宣布放弃此前所定对七七事变“不扩大方针”,进而对张治中不能迅速围歼数千日军,夺取实地颇为不满,但当得知英、美、法三国政府已提出将上海作为中立区,中日双方军队撤出上海的建议后,仍不免深感庆幸。他当即命令张治中暂停进攻。他乐观地估计:“敌或有退却可能”,并认定“倭军恐慌万分,其国内陆海军意见纷歧,政府内部不能一致,已陷于进退维谷之势”。考虑“英国提议调解,可运用之,使俊得转圈离沪,以恢复我经济策源地乎?”

  蒋介石在上海开战,试图引发列强调停的计划似乎就要实现了。

  但日本人并不配合,随着日军一步步向上海增兵,蒋介石不得不逐步提升了淞沪战役的地位,一步步扩大其规模,战略企图也日趋明晰和扩展。8月18日前后,南京统帅部获悉日本陆军二至三个师团增援上海。

  18日蒋介石任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援,并决定正在浦口至苏州间待命的第十八军进入淞沪战场。20日、蒋介石接受陈诚的扩大沪战以牵制华北日军进攻的建议,并于同日颁发《第三战区作战计划》,正式提出淞沪战役“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8月21日,蒋介石任命陈诚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

淞沪会战秘闻:蒋介石误判葬送中央军精锐

  此前,张治中统率的京沪警备军改编为第九集团军,继续担任围攻上海市区之敌;张发奎统率的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八集团军,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8月23日,日军第十一师团和第三师团开始在川沙口和吴淞登陆,陈诚指挥第十五集团军担任攻击登陆之敌。至此,战局已从虹口、杨树浦扩大到吴淞、宝山、罗店一带,遂真正演变为“淞沪”战役。8月25日,蒋介石调任顾祝同为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秉承蒋的旨意统一指挥淞沪战役。这时,中国参战部队已扩展到三个集团军以及空军和炮兵的主力,一场大战役的局面已初步出现。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