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混战时哪个地方成了流民避难所(2)
陶谦肯定张昭的才能,就向朝廷举荐他为茂才,前面说过,举茂才一个州一年才只有一个名额,生产率十分低。所以,被推荐为茂才的人差不多就是现在的省状元了,一旦上榜了就能有官做,但张昭却不怎么感兴趣,就没怎么理会陶谦的举荐,而结果就大大出乎意料了。
《张昭传》称“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看到张昭不买自己的账,这一下子陶谦不爽了,顿时怒从心生:“竟然瞧不起老子?找个人拐了他扔牢里反省一下!”幸亏有赵昱积极营救,张昭这才免去了牢狱之灾。其实读书人混口饭吃还是容易的,大可不必去帮助割据势力,而且在当时来讲,拒绝地方官员的征召甚至可以提高身价,获得名士一称,隐居和拒征,这可是出名的终南捷径,经反复验证,的确有效,但到了陶谦这里这两招就吃不开了。
按说被陶谦收拾了一回,两个人应该是敌对关系了,可是在陶谦病死后,最哀痛的人却是“敌对关系”的张昭,他甚至却为陶谦哀辞曰:“猗欤使君,君侯将军,膺秉懿德,允武允文,体足刚直,守以温仁。令舒及卢,遗爱于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
要知道张子布可是三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倔脾气,连孙权横刀于面都不妥协,而这样一个人毫不记恨陶谦,反而大大吹捧了他一番,还对他的政绩做了高度评价。只能说陶谦和张昭之后的相处还是很好的。
对于陶谦的为人,《三国志》是颇有微词的,基本上都是说陶谦有眼无珠,能人不能用,尽用奸邪小人,把徐州搞得乌烟瘴气。这么说的潜台词就是:你这一号三流角色被曹操灭了也是活该。但历史是人写的,是人都是有倾向的,而《三国志》明显是向着曹魏的。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揭开层层迷雾,寻找出埋在历史之墓中的真相。”我淡淡地说道。
“其实在人才的任用上,陶谦还是不够水平的,他喜欢人才,实际上喜欢的是爱才的虚名,就算众多的人才投到了他的治下,他也不会去任用,即使用了也不能发挥他们的长处。”搭档反驳说道。
“哦?怎么说?”我第一次对这个不起眼的搭档所说的话产生了兴趣。
“就如当初曹操做评语的许勋,带领家族、弟子到徐州避难。陶谦把他尊为上宾,给予了极其优厚的礼遇,可没过多长时间,许勋就待不下去了,对弟子说:“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爱才,待吾虽厚,其势日后必薄。不如去往他方。”之后陶谦在小人的挑唆下,真的搜捕境内的避难士人,并加以杀害。“
我闭目不说话,之后才睁眼徐徐说道:“嗯,这也是陶谦的一个过失,毕竟人无完人,否则,他也不会被埋没在历史里上千年了。至少,徐州在他的治理下,是那么的富强,而且在很多方面,他也做得很好。”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为何并没有赵飞燕?
历史解密/阅读:3700 -
唐朝女性到底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阅读:3301 -
馆陶公主为什么会下嫁?馆陶公主和陈午幸福吗?
历史解密/阅读:7053 -
历史上各朝代刺激生育都有哪些方法?
历史解密/阅读:6764 -
古代结婚需要多少彩礼
历史解密/阅读:5272 -
古代皇帝选妃的三大标准
历史解密/阅读:3978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