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臆说红楼《红楼梦》与反清复明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觉非,某高校教授,误入法学院的文学青年。教法学,却每被误解为文学;同文人说文学,却每被误解为法学。愿重回文学柔软的心,脱离法学沉重的世界,回去的路,还是不轻。 据说 乾隆 末年, 和珅 将《红楼梦》献给 乾隆 皇帝,乾隆读完说这写的是明珠的家事。 ...

 觉非,某高校教授,误入法学院的文学青年。教法学,却每被误解为文学;同文人说文学,却每被误解为法学。愿重回文学柔软的心,脱离法学沉重的世界,回去的路,还是不轻。

  据说乾隆末年,和珅将《红楼梦》献给乾隆皇帝,乾隆读完说这写的是明珠的家事。清末民初时,研究《红楼梦》的大抵都是索隐派,索隐索隐,就是要寻索书中隐藏的真事,索隐派有三大主张:“明珠家事说”、“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康熙朝政治状态说”,明珠家事说支持的人最多,连皇帝都是这样看的。

  一部小说出了世,一部抄本都要卖到几十两银子,作者却藏头露尾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没有一分钱稿费,举家食粥贫病交加,小孩子活活饿死,死了以后好多年读者还不清楚作者是谁。这是中国文坛最惨的创作经历之一,也是最奇怪的文学现象(一部小说不被做小说看,却被做历史看)。

  为什么读者爱瞎猜呢?这部分要怪作者故弄玄虚,开篇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这怎么能不引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呢?到底隐了什么事?为什么要隐?而书中隐语、暗语,人名和地名的谐音比比皆是,都像是设出谜语让人猜。

  作者设了谜,谜底却没有一律。明珠家事说还沾点边,这家确是盛极而衰,长子纳兰性德是满族不世出的大才子,青年丧妻,淡泊世情,情辞婉丽,跟宝玉确实对得上点号。但最有趣的谜底还得算北京大学校长、革命家蔡元培先生的反清复明说。

  1917年,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认为这部书是康熙朝的政治小说,“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爱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汉人唾余也。”蔡先生还认为,“书中女子多指汉人,男子多指满人”。这个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书中阴盛阳衰,女人大多出色男人大多猥琐。“作者深信正统之说,斥清室为伪统,所谓贾府,即伪朝也。”而甄宝玉在南京,正统明朝就是在南京起家。

  蔡先生这部书中,想像力最丰富的是对贾瑞的解释。贾瑞字天祥,意思就是假文天祥文天祥—字宋瑞),“头上浇粪手中落镜,言其身败名裂而至死不悟也”,贾瑞有意接近凤姐而反受种种侮辱,就好像清初降臣钱谦益忍辱负重一样。这些人本来也是有心做文天祥的,没有骨气做成,就投降了忍辱负重,活成个假文天祥。

  这谜猜得可以,但胡适先生不同意了。他要用从美国带回来的科学方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来考证这本书,为的就是要和蔡校长打擂台。于是他写了一本《〈红楼梦〉考证》(1921年出版),考证出作者是曹雪芹,是个旗人,反清复明说不攻自破,结论:

  《红楼梦》只是老老实实地描写一个“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的自然趋势。因为如此,所以《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那班猜谜的红学大家不晓得《红楼梦》的真价值正在这平淡无奇的自然主义的上面,所以他们偏要绞尽心血去猜那想入非非的笨谜……

  这以后,索隐派在红学圈就没了势力,自传派占了上风。然而猜谜终归很好玩,后来台湾有个学者,就认为曹雪芹根本没有其人,只是抄写者的化名,曹雪芹就是“抄写勤”。

  1959年,台湾学者潘重规出版了《红楼梦新解》,继续蔡先生的反清复明说,解释更有创意。潘先生认为,宝玉影射传国玉玺,林黛玉代表明朝,薛宝钗代表清朝,林、薛争取宝玉象征明、清争夺政权。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