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毛泽东最欣赏三国里的哪一位谋士(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孙权 ,发动夷陵之战。 5,刘备为关羽报仇攻打东吴时,孙权举全国之力应付,并向曹魏称藩,朝臣很多都庆贺,但刘晔却认为孙权并没有臣服之心,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称藩。刘晔更建议曹丕乘虚领兵攻灭东吴,以绝后患。 ...
孙权,发动夷陵之战。

  5,刘备为关羽报仇攻打东吴时,孙权举全国之力应付,并向曹魏称藩,朝臣很多都庆贺,但刘晔却认为孙权并没有臣服之心,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称藩。刘晔更建议曹丕乘虚领兵攻灭东吴,以绝后患。但曹丕不同意。

  6,(曹丕讨伐孙权)东吴在夷陵之战战胜后果然渐见不臣之心,曹丕于是打算讨伐,但刘晔认为吴国刚刚大胜蜀汉,上下一心,而且有长江天险,不能这么仓卒进攻。曹丕又不听。。 以上都是引自《三国志》里的故事,网友们看看,见机料敌,仿佛神算。倘使曹氏能用之如郭嘉,荀彧,贾诩等人,其功绩岂能在他们之下,即使吴、蜀也不难平定啊。然而曹氏除了在山贼时采纳他的意见之外,几乎从来不曾见用。

  与曹氏用人唯才大相径庭,这又是为何呢?本人曾翻查过一些资料,觉得唯一的理由就是什么 出身不好,偏偏是帝王之后。不然连贾诩这种屡次与曹氏作对的人都能得到重用,刘晔为什么不行?? 曹氏性忌多疑是出了名的,“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三国志-魏书十二》)对于本势力内“心向汉室”(之所以加引号,乃是有些人可能并不是)的人所采取的手段更是极其残酷的,董承等图谋恢复汉室的人被诛灭九族且不说,光看看荀彧,崔琰即可窥见一斑。

  曹操晋位魏公之时,荀彧以为太祖(即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结果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以为不助己,导致荀彧忧郁而死;曹操被封为魏王时,崔琰说了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而被诛。曹操如此,曹丕亦复如是。

  刘晔好歹是汉光武子阜陵王之后,比之荀彧,崔琰诸人,他与汉室的关系近得多了,曹氏又岂能不疑,岂能不防备!!刘晔也许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朝廷中略不交接时人。所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他心里很明白曹魏代汉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他也没有身为汉室支叶当为汉室尽忠的打算,至于他想过没有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匹夫无罪,怀壁其罪”,不是你没打算就行了,“汉光武子阜陵王之后”一摆出来,虽然没有刘备那么恐怖,恐怕也要吓着几个人吧(何况曹氏还有点神经质呢)。 惜哉子扬,空怀佐世之才;憾矣子扬,未建佐世之功。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