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曹操杀华佗的背后有何不可告人的原因(3)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荀彧 听说后向曹操求情:华佗是个老实人,本领很大,还请从宽处理。 谁知曹操的怒气未消,不仅不肯原谅,而且大骂华佗是鼠辈,下令将华佗处死。 华佗死后,没有回故乡谯县安葬,就埋在了许县,这可能缘于他死前的身 ...
荀彧听说后向曹操求情:“华佗是个老实人,本领很大,还请从宽处理。” 谁知曹操的怒气未消,不仅不肯原谅,而且大骂华佗是“鼠辈”,下令将华佗处死。

  华佗死后,没有回故乡谯县安葬,就埋在了许县,这可能缘于他死前的身份是个囚犯吧。 《三国志》记载,华佗临死之前,拿出一卷书给狱吏,说这上面的东西可以活人的命,但这个狱吏胆小,不敢要,华佗也不勉强,在狱里把它烧了。华佗留下了很多故事传说,却没有留下一部医学著作。 如果这个狱吏冒险收下华佗的书并传之后人,没准又是一部《伤寒杂病论》。

  华佗死后曹操又犯头风,曹操说:“华佗虽然能治这个病,但这个人不好好治,慢慢拖着,想以此自重,我不杀他,他也不会为我断病根。” 曹冲生病的时候华佗已经死了,这一回曹操不再嘴硬了,他叹息道:“真后悔杀了华佗,让我儿活活病死了啊!” 四、曹操杀华佗的原因分析 曹操因一件看似不大的事杀了华佗,对曹操、对华佗、对医学发展都是一件可惜的事,曹操一向“唯才是举”,又很能容人,为何容不下一名对自己很重要的医生呢? 分析一下,原因大概有三点: 首先,可以从法理上分析。

  曹操带队伍一向法令很严,华佗来到曹操的身边就是曹操的属下,有令必行、有征必应这是基本纪律,无论你是名将还是名医,找个借口不执行命令是不允许的,如果可以例外,今后还怎么要求别人? 曹操对纪律一向看中,在纪律面前无例外,包括曹操本人在内也如此,大家或许以为“割发代首”的故事是小说里杜撰的,其实在史书里也有记载。 《三国志》注引《曹瞒传》:“常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

  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于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 曹操认为华佗犯了罪,把他押回许县“考验首服”,说明不仅审问了,华佗还认了罪,具体罪名虽不详,但应该是“不应召”、“大不敬”这些当时通行的罪款。 其次,可以从曹操的性格上分析。

  曹操的性格有两面性,一方面很能容人,不管是对手还是仇人,只要有了共同的目标,愿意走到一起,都不计前嫌,不仅任用,而且信任。 徐晃张辽都是降将,张绣、贾诩是欠下曹家血债的仇人,他们日后在曹营都发展得很好,还有刘备、关羽等人,曹操都曾真诚接纳过,在这方面基本上都是别人负曹操而曹操很少负别人。

  另一方面,曹操又特别痛恨欺骗自己的人,在这方面他眼里揉不得沙子,甚至像荀彧那样的人,因为有一件重要的事瞒着曹操,曹操穷追不舍,让对方下不了台,荀彧以至于郁郁而终。 华佗请假久不归,曹操“累书呼之”,已经给了华佗机会,但华佗仍不归,这让曹操极为不快,曹操派人去探视,意在查明真相,如果华佗说的属实,曹操还会原谅他,如果不属实,自然会把违纪和欺骗两项罪责一并处罚。 最后,可以从曹操的人才观上分析。

  华佗的医术曹操很认可,但曹操不认为华佗是天下唯一的好医生,有人劝他不要杀了华佗,曹操说:“不用担心,天下难道再找不来这样的人了?” 在《求贤令》中曹操强调“唯才是举”,但紧接着还有一句“吾得而用之”,无论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能为我所用才是真正的人才,不为我所用又有什么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能为我所用的人才本事越大越有害,因为他们不为我所用就有可能为对手所用,对这样的人只能除掉。所以,华佗的名气和能力不仅救不了他的命,而且会让曹操坚定处死他的决心。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