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三国名将吕布为何落下“三姓家奴”的恶名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吕布 这个人,大家是很熟悉, 吕布 自姓吕,后来拜丁原作义父,改为姓丁,后来又从 董卓 ,又改姓董。于是便有了三姓家奴这个称号来讽刺他的反复无常。 《三国演义》是一部讲仁义的书,刘、关、张是作家罗贯中极力歌颂的仁义的化身。而吕布,却是袅情绝义、 ...

  吕布这个人,大家是很熟悉,吕布自姓吕,后来拜丁原作义父,改为姓丁,后来又从董卓,又改姓董。于是便有了“三姓家奴”这个称号来讽刺他的反复无常。 《三国演义》是一部讲仁义的书,刘、关、张是作家罗贯中极力歌颂的仁义的化身。而吕布,却是袅情绝义、毫无主见的武夫,是刘、关、张的对立面,作家极力鞭挞的人物。

三国名将吕布为何落下“三姓家奴”的恶名

  书中,吕布多次被骂为“三姓家奴”。在讲究忠孝仁义、崇尚祖宗膜拜的封建社会,这是最为人不齿的事。三英战吕布时,张飞挺着丈八蛇矛,飞马大战:“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翼德在此!”这是对吕布的人格最大的羞辱。 再看正史《三国志》是怎么说的,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三国志》卷七《吕布传》注引《曹瞒传》。这是人们对三国时期吕布盖世武功的称颂。然而吕布的操行所为却为后人所不齿。在《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叛将》中,我们讲了一些吕布的 性格特点。

  《三国志·吕布传》(以下引文皆省略《三国志》)中陈寿评曰:“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卷九中对吕布也大加鞭挞,认为“吕布不死,天下无可定乱之机,吕布殪,而天下之乱始有乍息之时”。我认为,陈寿、王夫之所论较为偏颇,有失公允。首先,吕布并非导致汉末大乱的罪魁,吕布死,天下之乱也并没有终止。

  其次,吕布的“轻狡反复”也是事出有因,有时责任还不一定由吕布来承担,汉魏之际各种政治势力的分合聚散是当时社会运作的常态。来说说吕布的故事和吕布的性格特点。 吕布杀丁原投靠董卓,被认为是其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历来评论者在这一点上紧抓住吕布的小辫子不放,认为吕布忘恩负义。吕布杀丁原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吕布杀丁原投靠董卓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矛盾日益尖锐,势如水火。少帝初立,大将军何进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从,何进遂“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资治通鉴》卷五十九。,何进所召的“四方猛将”,主要包括董卓与丁原所控制的凉州与并州两大军事集团。丁原任并州刺史,利用一些以武力见长的僚佐,组建了一支势力强劲的以丁原为首的并州军事集团。吕布是该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

  《吕布传》云:“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董卓虽以并州牧的官职率兵进京,但其所率的武装是从凉州带到并州的,因此属于凉州军事集团。 在何进的召唤下,丁原、董卓各自率自己的地方武装进京,获得了干预朝廷中枢的机会。但董卓较丁原抢先一步进京,并且将少帝、太后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占据了政治上的主动权。然而,董卓初入京师时,兵力有限。

三国名将吕布为何落下“三姓家奴”的恶名

  据《董卓传》注引《九州春秋》所载:“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可见,董卓在军事上并不具备同其他地方武装相抗衡的优势。虽然在何进被宦官杀死后,何进、何苗兄弟二府(大将军、车骑将军府)之兵无所从属,皆归董卓,但毕竟不是董卓的嫡系。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董卓也不一定十分相信他们。董卓要扩充军事势力,必须拉拢或兼并并州军事集团。以丁原为首的并州军和以董卓为首的凉州军虽分属不同的集团,但由于所处的地域都是“边鄙”,凉、并二州在东汉末年是羌胡与汉人长期杂居的地区,“习于夷风”,长于勇武而短于“学术”,在时人看来,并、凉将士属于“天下之权勇”,为“百姓素所畏服”。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