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古代如何应对雾霾 古人如何避免雾霾天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入冬以来,雾霾天断断续续地光临。天气预报中,空气污染指数不断在轻度、中度、重度之间变化,提示出门在外的人们需有必要的防护措施。那么,在遥远的中国古代,人们是怎么注重环保的呢? 很多人认为古代空气好,没有雾霾。其实,据史料记载,那时候也有雾霾 ...

  入冬以来,雾霾天断断续续地光临。天气预报中,空气污染指数不断在“轻度、中度、重度”之间变化,提示出门在外的人们需有必要的防护措施。那么,在遥远的中国古代,人们是怎么注重环保的呢?

古代如何应对雾霾 古人如何避免雾霾天

  很多人认为古代空气好,没有雾霾。其实,据史料记载,那时候也有雾霾,而且还不少。但那都是刮大风带来的漫天扬尘,现在咱们玩得“高档”了,不刮风才雾霾满天,刮风了空气反倒好了。在许多古装剧中,经常能看见战时焚烧大片山林农田,然后就是漫天烟雾的镜头,这就是当时的环境污染。比如电视剧《孙子大传》里,烟雾弥漫的场景真不少。现在就来看看古代怎么搞环保。

  环保理念

  管仲和荀子都说不能过度向大自然索取

  环保理念最初是由中国古人提出来的。战国时期的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人们,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荀子虽是赵国人,但一直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任祭酒一职。“稷下学宫”属于齐国的一所高等学府,“祭酒”和今天的首席教授差不多。荀子的环保理念在当时先进的齐国得到了认可。

  比荀子更早提出环保理念的人是齐国的上卿管仲,“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他的话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中算是尖端了,直接、犀利,意思是环保搞不好,老百姓幸福生活指数不高,是不能胜任管理国家这个岗位的,看来这和环保考核结果直接挂钩。史上记载,很多朝代如果出现了严重的雾霾,皇帝往往下罪己诏,检讨自己的过失。当然,这也和当时皇帝迷信天象有一定关系。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环保理念,比如“春禁”在现代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就是说春天不要杀伐,不开挖大丘陵,不焚烧大沼泽,不砍大树,不开凿大山,不放大火。比如,冬天没有降雪,来年春天又少雨水,天气异常干燥,雾霾这时心情特好,说来就来了,“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古人说,尘土像雨一般的下,一时很难消散。环保是民生的一部分,管仲这么卖力的倡导环保理念,齐国成不了“春秋五霸”之首,才怪呢。

  “环保机构”

  “环保部”虞是舜设的,第一任“环保部长”伯益很称职

  最早的环保理念在中国,那么最早的“环保机构”也在中国,叫“虞”。“虞”,是机构名也是官衔名,他干的活儿和今天的环保部差不多,可能管理范围更大,山、林、川、泽等都是“虞”要过问的。虞是舜时期设置的。舜改革了行政机构,把责任细分到人。虞在新的行政机构“九官”中管得最宽。舜在位时,国号称“有虞”,历史上尊他为“有虞氏帝舜”。这个“虞”字到底怎么来的?估计和他设的“环保部”——虞,有点儿关系。

古代如何应对雾霾 古人如何避免雾霾天

  环保部“虞”的第一任“环保部长”叫伯益,朱、虎、熊、罴4人为“环保部副部长”。伯益是舜直接委任的。传说,当时舜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问谁能帮他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大家一致推荐伯益。伯益是当时名气很大的环保专家,他带着四个助手常年坚持在一线勘测、考察,对环境保护做得头头是道。伯益还是治水专家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