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故事孔子还乡祠简述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09/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故事孔子还乡祠简述 孔子还乡祠位于今天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七公里的王公楼村,关于孔子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宋国人,因此孔子的祖坟以及祖宅还在这个地方。关于这个还乡祠曾在2008年的时候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乡祠”图片 关于这个 ...

故事孔子还乡祠简述

孔子还乡祠位于今天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七公里的王公楼村,关于孔子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宋国人,因此孔子的祖坟以及祖宅还在这个地方。关于这个还乡祠曾在2008年的时候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乡祠”图片

“还乡祠”图片

关于这个还乡祠,它的规模非常宏大。整个词的占地面积就有50亩地的面积,周围有围墙、四门,在南门处有一影壁墙,在院子中还有一个小花坛,前后有两个大殿,内设孔子像及七十二贤像和孔子的先祖、历代儒学名家的牌位。在东西两侧设有厢房,院内还有碑林碑刻。并且,这整个祠堂建筑完全是按照中国文庙建筑的基本格局来建造的,而且其中也只有孔庙可以使用像皇宫一样的黄色琉璃瓦顶。所以来到孔子还乡祠的人,就如同进入宫殿,使人感到肃静威严,史上为著名的文化胜迹,现存大殿等建筑。

关于祠堂的的取名,最初是因为孔子在“居宋”考察殷礼期间,路过这里来祀祖省墓,于是把这个地方叫“还乡里”。后来,后世之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里叫做“还乡祠”。

据说在文革的时期,还乡祠毁于“批林批孔”运动中。即便是这样,它在地面上基本消失了,可它的美好形象仍留在图书、古碑和人们的记忆中。在曲阜孔庙的石碑就有记载:“孔子还乡祠遗址,在河南夏邑县,那里有弗父和以下几代子孙墓,孔子过宋曾经祭祖。”中国各地都兴建有孔庙,唯独此处还乡祠与孔子渊源深厚。”

圣人孔子的家训是什么

家训,对于如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代时期,却是家喻户晓的,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

少年时的孔子

少年时的孔子

家训是用来指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用来指导后代为人处事方面的活动及行为。关于家训的内容,在古时后也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是一样的,他们根据自身的行为规范来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家规,家法,便于后代的成长。

关于家训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孔子家训”。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孔子以及他的儿子孔鲤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说是有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而他的儿子“趋而过庭”,也就是他的儿子见父亲站在庭院中,于是低着头小步快走。这是孔子瞧见了他被,便叫住了他说:“学诗了吗?”他的儿子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夫子似乎有些不悦:“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于是孔鲤应了一声“是”就退了下去学诗。

又一次,孔子再一次站在了庭院当中,碰巧的是,孔鲤又是低头而过。于是孔子叫住了他:“站住,你学礼了吗?”孔鲤回答说:“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孔子说道。于是孔鲤再一次退了下去,学习“礼”。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叫做“过庭语”。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这个故事一直被流传下来,直至今日还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孔子改制考的主要内容

《孔子改制考》是一部清代时期的著作,它是由著名思想家康有为所著,这部书籍主要是关于清代时期康有为的变法理论,后成为了他实行维新变法时的理论依据。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出身于官僚家庭,深受孔子儒家学说的影响,后又在西学方面有所了解,拓宽了他的见识。康有为主张的维新思想就是受到了他所了解到的儒学和西学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出现大危机的那个时候,康有为勇敢地挺身而出,他发起了历史上颇为有名的“公车上书”,倡导实行变法,提倡维新,并写了不少关于他思想主张的著作,《孔子改制考》就是其中一部。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