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古代君王为何自称孤寡 ? 有何含义?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05/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君王自称为“孤”、“寡人”。“寡人”更为常见。 孤人”是东周以前王的自称,孤,古代诸侯、君王的自称谦词。春秋时,诸侯平常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后来逐渐演变为无区别。秦汉时君王称孤者较少,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有些割据 ...

  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君王自称为“孤”、“寡人”。“寡人”更为常见。

  孤人”是东周以前王的自称,孤,古代诸侯、君王的自称谦词。春秋时,诸侯平常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后来逐渐演变为无区别。秦汉时君王称孤者较少,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有些割据一方的首领,也自称为孤。  

古代王公

  实际上,先秦时期这两个词通常作为 “王侯”的自称,而不是天子。

  先说“孤”。“孤”本指幼年丧父(母)的人,成为有丧事之大国诸侯的自谦,或庶方小侯的自称。

  《左传.庄公十一年》:“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 《礼记.曲礼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史记》、《汉书》文内未见有称孤,后汉时地方割据者僭用为自称。东汉曹操《让县城自明本志令》:“若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所以,‘孤’本为诸侯之称,到了汉末及三国群雄之割据僭窃者开始自称为“孤”。

  “寡”,少也。“寡人”,寡德之人也,也有 “寡德”、“寡君”,皆是先秦时期诸侯的谦称。《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这是诸侯对别国的谦称。《礼记.曲礼下》:“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 这里是诸侯对本国臣民的谦称。秦始皇继位后曾使用一段时间寡人自称,后弃用,而自称为“朕”。 “寡人”汉以后出现较少, “孤”的使用时间较长,魏晋之时流行为王公自称之辞。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