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上的汉武帝是谁(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1-06/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从《汉武帝下诏求贤》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汉武帝深知人才可以兴国,并且具有独到的眼光。真正有识之士,虽然被世俗的沙曼遮住面孔,但是真正是识才之人,可以透过那层面纱看见他们的才华。难以驯服的马才是好马,放 ...

从《汉武帝下诏求贤》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汉武帝深知人才可以兴国,并且具有独到的眼光。真正有识之士,虽然被世俗的沙曼遮住面孔,但是真正是识才之人,可以透过那层面纱看见他们的才华。难以驯服的马才是好马,放纵不羁的人才有真性情。不由得让人想起汉武帝时期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虽为侍从郎官,但是却青史留名,在大汉朝时期就走出国门,宣扬国威,也算是中国第一个走出去的人。刘彻并不因为他是一个侍从而看低他,给他一个平台和机会,因为他深知张骞坚韧不拔、为人强力,不管遇到何种困难他都可以完成。这也就是所谓的“伯乐和千里马”、时势造英雄。

汉武帝罪己诏是怎么回事

后世将汉武帝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素有“秦皇汉武”这一称号。从汉武帝文韬武略来看,他的确是位英明神武的帝王。但是,汉武帝晚年时候,因好大喜功,任用奸臣,导致西汉朝廷腐朽不已。公元前89年,汉武帝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省,并发布“汉武帝罪己诏”以示接受世人监督。

汉武帝罪已诏

汉武帝罪已诏

历史上,“汉武帝罪己诏”被称为“轮台罪己诏”,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其中的来龙去脉吧!汉武帝晚年时,对祭神拜仙一事深信不疑,他屡次修建祭祀庙堂,并且花费大量财力多次封禅出游寻仙。很多道人为了迎合汉武帝的喜好,纷纷入海寻找蓬莱神仙。汉武帝听信方士的话,在宫廷中建造三十丈高的铜柱仙人掌,便于收集露水饮用,认为此举定可保证自己长生不老。

除此之外,他任用江充等小人,任由他们在西汉朝廷为非作歹。公元前91年,汉武帝因听信江充等人的一面之词,逼死了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甚至牵连了数万名无辜百姓。汉武帝中后期,百姓们不堪官府和豪强的双重剥削,他们纷纷揭竿而起,爆发多场起义。

公元前98年,桑弘羊等人建议汉武帝增加兵力到轮台镇守。汉武帝认真反省了自己最近几年所犯的错误,于是便下诏颁布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等措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武帝罪己诏”,从汉武帝认错反省的态度来看,这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

汉武帝后面的皇帝有哪些

汉武帝后面的皇帝为刘弗陵,刘弗陵是历史上的孝昭帝,其名号没有父亲汉武帝的响亮,以致于许多人都只记得汉武帝不记得这个位于汉武帝后面的皇帝孝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幼子,其生母是后来被汉武帝赐死的钩戈夫人。

孝昭帝剧照

孝昭帝剧照

这个既不是嫡出也是最长的刘弗陵为何会被立为太子呢?那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孩子又去哪里了呢,话说卫子夫的儿子刘据本是太子,后听信小人谗言被人陷害自尽在大殿上,这件事情查清楚之后汉武帝自责不已,毕竟自己的长子就这么没了,他也是非常痛心的,既然太子已死也该是给个名号的还得以太子之力风光大藏才能弥补。

太子刘据的死成全了钩戈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后来刘彻过世之后刘弗陵便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继汉武帝后面的皇帝。刘弗陵小的时候非常聪明伶俐很受汉武帝的喜爱,这也是汉武帝立幼的另一个原因,汉武帝非常赏识刘弗陵的才能,认为他长大后必跟自己一样为大汉朝争光。而这个钩戈夫人呢,汉武帝一直觉得是个隐患,其原因是怕吕后之事重演,便把钩戈夫人赐死了,刘弗陵的皇位就是这样换来的。而刘弗陵本人也是英年早逝,逝世时年仅21岁,葬于平陵。

这个历史上的短命皇帝刘弗陵因为有了霍光的辅佐,倒也把大汉朝整治的国泰民安。

汉武帝的墓在哪

汉武帝的墓就是茂陵,位于山西省的咸阳兴平市。茂陵是汉代帝王的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从公元前139年开始建造直到公元前89年才完成,里面有许多西汉时期的陪葬品,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茂陵中的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在位54年的汉武帝时西汉成为汉朝最顶峰的事情,据说当时管理茂陵的人就有5000人,茂陵附近的茂陵县人口达27.7万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