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皖南事变幸存者介绍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1-06/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皖南事变幸存者介绍 皖南事变的发生可以说是国民党有意发动的,在这场十分血腥的军事行动中,中国新四军的伤亡是十分惨重的,只有少数人得以幸免,大多数人都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王培臣图片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总共有九千多人的兵力,其中只有二 ...

皖南事变幸存者介绍

皖南事变的发生可以说是国民党有意发动的,在这场十分血腥的军事行动中,中国新四军的伤亡是十分惨重的,只有少数人得以幸免,大多数人都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王培臣图片

王培臣图片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总共有九千多人的兵力,其中只有二千人是成功进行突围的,还有三千多人被俘,可以说这些人都是皖南事变的幸存者。但是其中被俘的人员,还有很多人是遭到了集中营中的特务的迫害致死的,可以说最后真正能够幸存的远远没有这么多人。下面就介绍一个皖南事变的幸存者。

皖南事变幸存者王培臣曾公开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并且义愤填膺地提及了皖南事变的真实情况,可以说在皖南事变中,新四军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基本上都是血肉模糊的场面。在皖南事变中,国民党的兵力是十分充足的,同时对于共产党人的处决方式也是十分残暴的,因此在皖南事变中,新四军遭到了惨败。而根据皖南事变中的幸存者的说法,国民党军人如果碰到新四军,新四军被杀死之后,同时也会将新四军人员的头颅割下,以至于让新四军尸身不全,肆意地侮辱新四军战士的尸身,足以看出其中的残暴。

皖南事变幸存者鲜少,而且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数字,但是幸存下来的人都对皖南事变有了一个十分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于国民党政府犯下的罪行始终都是难以原谅的。

皖南事变叛徒是谁

皖南事变中,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中出现了三位十分著名的叛徒。可以说这三个皖南事变中的叛徒都是中国共产党中十分可耻的人物,因为,他们都有着十分耀眼的身份,基本上都是团级以及以上的干部,但是却在皖南事变中叛变了。这三人分别是:刘厚总、赵凌波以及赵希仲。

刘厚总图片

刘厚总图片

皖南事变叛徒刘厚总可以说是十分残忍的,因为刘厚总不仅仅是叛变,同时也杀害了新四军的副军长项英,可以说刘厚总是罪大恶极,其最终的结局也是遭到了枪杀。刘厚总原本是共产党员的时候,生活作风就有很多问题,可以说并不是十分合格的共产党员。后来在国共合作的时候,刘厚总得以成为了副官。等到皖南事变发生的会后,刘厚总却枪杀了项英,然后便开始下山准备去国民党处邀功,但是并没有成功,反而是遭到了关押五年之久,在刘厚总被释放之后,刘厚总在风雨飘摇中难以安稳度日,最终遭到了枪杀。

皖南事变叛徒赵凌波,因为在皖南事变中被俘之后,投降了国民党而叛变,此后在共产党中已经难以在粉饰自己,后来在多次的尝试窃取情报中终被识破,遭到了新四军正义地枪杀。

皖南事变叛徒赵希仲,则相对于以上两人较为幸运,赵希仲本人在皖南事变中叛变之后,成为了集中营的教官,后来在集中营合并的过程中逃走,又被人日本人抓获,然后又屡次辗转于日军中,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赵希仲因此幸免于难。后来解放战争后,赵希仲再次参加了革命,但是他的抗日战争中的叛变事迹浮出水面,因而又遭到了特殊对待,后在文革中含冤跳黄河而死。

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什么联系

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可以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黄桥战役一般都被认为是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因为在黄桥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凭借着少数的军队力量成功地战胜了具有大规模兵力的中国国民党军队,而在皖南事变中,中国共产党同样是以少数的兵力,但是却遭到了国民党的致命一击,可以说两场战争有了十分不同的结果。

黄桥战役纪念馆

黄桥战役纪念馆

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不仅仅是因为黄桥战役是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同时这两场战役都是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和摩擦的鲜明体现。其中黄桥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是一夫当关,凭借着少数的兵力成功地打败了十分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并且在黄桥战役中取得了十分重大的胜利成果,国民党军队中可以说是损兵折将,但是黄桥战役却拉大了国共两党的摩擦和矛盾,可以说黄桥战役之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出现了很大的裂痕。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