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开国元勋刘少奇有什么功劳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1-0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开国元勋刘少奇有什么功劳 刘少奇算得上开国功勋,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功臣,也是一个政治家,思想家,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那刘少奇有什么功劳呢,能够成为国家主席必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做出过伟大的贡献。 刘少奇照片 在建国 ...

开国元勋刘少奇有什么功劳

刘少奇算得上开国功勋,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功臣,也是一个政治家,思想家,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那刘少奇有什么功劳呢,能够成为国家主席必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做出过伟大的贡献。

刘少奇照片

刘少奇照片

在建国初期之时,有人就提议刘少奇也应该被列入十大元帅之一,但是又有很多人认为刘少奇并没怎么打过仗呀,列为元帅合适么?仔细回顾一下抗日战争的历史,刘少奇应该和叶剑英的贡献差不多。

刘少奇的功劳当然不止在于军功,但从军功方面来说,刘少奇还是有很多功劳的。首先从建军方面来说,刘少奇应该是直接参与了新四军的重建。项英和陈毅打完游击战从山西带回来的部队人数已经很少,这支新四军应该是由刘少奇薄一波一手建立的。在战略部署上,刘少奇也是有不少作为,根据1945年解放区的战略形势,山西、山东、苏北等地的战略意义应该是非常之大的。这些根据地都是有刘少奇禽兽建立的,并且他直接领导。而对于进军东北

也是刘少奇和周恩来毛主席他们几人在重庆作出的重要的决定。所以从几方面来说刘少奇的军功还会相当显赫的。

刘少奇还有那些功劳呢?刘少奇领导了早期的工人运动,这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奠定了基础,也更好的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以及壮大了无产阶级组织队伍。在抗日战争中他开创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展壮大了华中地区抗日斗争新面貌,如此这些都是属于刘少奇的功劳。

刘少奇生平资料简单介绍

刘少奇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理论家。刘少奇也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时他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刘少奇照片

刘少奇照片

那么刘少奇生平是怎样的呢?肯定有很多的人感兴趣。接下来就从时间表来看一下刘少奇的生平。刘少奇是1898年生人,小的时候上过私塾,也就是当时中国最初级的学校。21岁时刘少奇从中学毕业,来年便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那时就可以看出刘少奇是一个很有理想很有主见的年轻人。1921年时到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随即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刘少奇算是留过洋回来,接受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教育。1922年从苏联回国报效祖国,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之后多次参与我党组织的活动,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成功的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在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他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1937年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刘少奇同志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在他的领导下,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成。刘少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

1966年文革开始后,他受到了错误的批判,遭受到四人帮的陷害,在1969年时就病逝了。直到1980年时才得到翻案,名誉得以恢复。

开国元勋刘少奇故居砸死哪里

刘少奇故居位于中国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刘少奇于1898年11月24日诞生于这里,在这里刘少奇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刘少奇故居其实就是在一座盖有茅草的栅栏门内的四合院中。

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的四合院房子,整栋建筑中间有3个天井,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有茅瓦房30多间,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而属于刘少庭奇家的房子有21间半,余为刘少奇伯父家的房子。可以说,刘少奇故居的面积还是很大的,至少算得上宽敞,房子的格局也是令人感到舒服的。刘少奇1916年去长沙读书之后,寒暑假才会回来居住,之后1961年5月,刘少奇会家乡调研工作,曾在这里居住了一周。文革时期,刘少奇故居被破坏,而原本刘少奇故居的土木结构房子,在经过风吹日晒之后,就有多处破损,于是刘少奇故居因此被封闭进行专门的修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