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金銮殿上的吞脊兽的作用是什么 它真的能防雷吗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0-31/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中国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最鼎盛的阶段,甚至能用木材做建筑材料,经过卯榫结构的连接,造一座全木质的塔、楼、亭和台等建筑物。 我们随便举个例子,比如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这座木塔,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辽代,当时,辽代的能工巧匠们,精心制作了 ...

  中国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最鼎盛的阶段,甚至能用木材做建筑材料,经过卯榫结构的连接,造一座全木质的塔、楼、亭和台等建筑物。

  我们随便举个例子,比如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这座木塔,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辽代,当时,辽代的能工巧匠们,精心制作了10万块木构件,就好像儿童搭积木一样,建了一座约20层楼高,( 67.31米),直径为30.27米的木塔。

  小编提这座木塔,只是想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古人的智慧中,确实有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大殿殿顶最高处的吞脊兽(鸱吻),看似在大搞“避雷”的封建迷信,其实背后却有“防雷”的实效在里面。

  我们都知道,龙王爷是管水的神仙,有他出马则火神爷就得退位,故此,他的九个儿子之一鸱吻(音吃吻)就成了屋脊最高处起到灭火消灾作用的“镇物”。

  在大殿的屋脊上,左右各有一对吞脊兽,他们张着大口,分别守在屋脊的左右两端,将整个屋脊的两端全部都吞到了口里。可是工匠们一怕它们逃走不干活,二怕它们真的吞掉的屋脊,故此,又在它们的脊背上,各自插上了一把宝剑。将它们牢牢地钉在了哪里。

  大殿修完,最怕什么,一是怕地震,为了防止地震造成的危害,故此,修建大殿,必须不惜工本,努力将其造得结实一点。

  第二个就是怕雷火。古代的大殿,多是由木头制造而成,而殿内的烛火,只要勤于看护,按时熄灭,难于引发火灾,而雷火就不同,不管是谁家的大殿,里面供奉着什么神仙,大雨瓢泼之间“轰隆”一声焦雷,只要雷火劈中大殿,上万度的高温,就可让木制结构的大殿当时燃起大火。

  最早的吞脊兽是木制,在实际使用中,木制的吞脊兽根本不防雷,雷火击中吞脊兽后,木制的吞脊兽往往会最先着火,

  更不能用铁制和金属制作成吞脊兽,因为金属的吞脊兽非但不能防雷,而且还能引雷,最后,工匠们经过寻找,有一种东西进入了工匠们的眼睛,那就是用琉璃件的吞脊兽防雷。

  在京城郊外的琉璃厂,这里祖祖辈辈就有烧制吞脊兽的手艺,比如紫禁城中的太和殿殿顶的“吞脊兽”,它共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

  让我们试想一下陶瓷吞脊兽避雷的过程(小雨一般不会伴随引起火灾的大雷),大雨瓢泼间,一个巨雷击中了吞脊兽,吞脊兽被击成粉碎,雷电巨大的能量,沿着吞脊兽外面的雨幕,并由大殿外墙壁上的雨水中直接传到了地下,一场让建筑物毁于一旦的大火,得以避免!

  可以这样说,吞脊兽就是古代的避雷针。

  我们老祖宗是聪明的,吞脊兽对建筑物不仅有美观装饰的效果,而且还有吉祥祈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有避雷的实际功效,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真的可以说让人叹为观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