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遗址在哪里(2)
稷下学宫是自齐威王以来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场所。但是在齐闵王不听谏言,使得邹衍离开了齐国,齐国也几乎被燕国攻灭。
齐襄王重建齐国,努力发展稷下学宫,但是稷下学宫仍恢复不到当年的鼎盛面貌。之后,齐王建即位,稷下学宫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在齐国被灭之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齐国稷下学宫灭亡的原因不能说只有秦灭齐这一方面,同时也有齐国内部的问题。如果要说齐国稷下学宫灭亡的根本原因的话,那么便是齐国本身的原因。
稷下学宫论战论了什么
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设立的一处学宫,因建立在齐国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而得名。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的设立最终引发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稷下学宫论战。
稷下学宫画像
稷下学宫论战是稷下学宫迎接学者入齐的大典,其中尤以法家、儒家论战最为精彩。两家论战发生在稷下学宫迎接孟子入齐的时候,众学者向孟子发起论战。
首先,孟子以“民贵君轻”赢得众人的喝彩。之后,申不害向孟子询问天下大争局面的形成的原因。孟子本就奉行的是儒家之道,推崇的是周礼,所以孟子认为天下大争就是因为没有推行周礼和仁政,没有实行井田制。但是申不害则认为,天下的治理是人在统治,要想和平,只有推行法家的术治。
孟子对于权术治国没有一丁点的好感,一听说是术治便大为恼火:“如此法家,乱世之学也!”也正是孟子的这句话,激怒了卫鞅。卫鞅乃是法家的法治派,推崇法治。他对孟子将法家三派一概而论的行为非常不满,于是展开了与孟子的论战。卫鞅认为,法家同天下数派一样,并非一家一派。孟子以术治一派来定法家全派乃一错;法家根本为法治,推行中各派侧重点不同,孟子不顾法治根本而攻法家一派乃错二;法家术治派,着重的是整治官吏,并非权术治国,乃错三。最终卫鞅赢得众人的喝彩。之后两人又展开了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论战。
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的比较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有一幅反映古典时期学派林立、相互切磋的景象的画。此画名为《雅典学院》,由意大利“艺术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所作。而在中国,也有着稷下学宫这样的学术交流的场所。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之间会不会有所关联呢?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在西方雅典学院的诞生时期,处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出现了一座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因齐国国君建立在齐国国都的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同样的,雅典学院因位于雅典而得名。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都以地名命名,同时,两者的创建时间非常详尽,运作方式也几乎一样。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相隔万里,却有着这样的契合,虽然齐国的稷下学宫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因为与雅典学院相似的运作方式以及功用,人们能够在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中,体会到曾经在我们的国土上,也出现过这样的景象。
稷下学宫本是齐国君主为巩固政权所设,为的是引进各家各派以方便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同时,稷下学宫的设立,也为稷下学者议论国事提供了一个场所。除此之外,齐国的稷下学宫在齐宣王时期,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各国使者纷至沓来,稷下学宫也就成了一个各家学派之间进行辩论的最佳场所,这与拉斐尔所作的《雅典学院》的景象非常相似,也就是说,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的面貌是几乎一样的。当年的盛景虽已不复存在,但是通过《雅典学院》,依然能够体会到当时稷下学宫的状态。
孟子与稷下学宫什么关系
在《史论·亡国篇》中这样写道:““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孟轲之徒皆游于齐。”所以,根据《史论·亡国篇》中记载,稷下学宫乃是齐桓王所设。并且,在齐桓王设立稷下学宫之后,四方学者都向齐国聚集,其中就有孟子。但是钱穆却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在齐桓公担任齐国君主的时间里,孟子还没有游齐。那么,孟子是在什么时候游齐的呢?孟子与稷下学宫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为何并没有赵飞燕?
历史解密/阅读:3700 -
唐朝女性到底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阅读:3301 -
馆陶公主为什么会下嫁?馆陶公主和陈午幸福吗?
历史解密/阅读:7053 -
历史上各朝代刺激生育都有哪些方法?
历史解密/阅读:6764 -
古代结婚需要多少彩礼
历史解密/阅读:5272 -
古代皇帝选妃的三大标准
历史解密/阅读:3978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