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与黄巾起义的关系
三国演义与黄巾起义的关系
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写的是公元三世纪时,中国势力最为强大的魏、蜀、吴三国相互争霸的故事,而这部小说的开头写的是早于三国时期几十年的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作者罗贯中之所以这么安排,那是因为他看到了黄巾起义对后世,尤其是三国格局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小说《三国演义》封面
黄巾起义是张角兄弟几人看到当朝的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后,顺势发起的,它的目的就是推翻腐朽的东汉,建立一个新的开明的王朝。然而精心准备十几年的起义计划,就在起义的前一个月,被叛徒唐周告发了。重要的洛阳起义据点被削除,这使得东汉没有了后顾之忧,全力对付关外的黄巾军。即便如此,黄巾起义还是提前了一个月发动了。因为有过准备,所以前期的攻势是迅猛的,攻城拔寨无不顺利,贪官污吏都是望风而逃。可惜的是当时的农民起义还是存在它的历史局限性,加上指挥官的战略眼光不足,最后还是避免不了起义失败的结果。
虽然黄巾起义最后失败了,但是它给东汉政权所带来的冲击力是无比震撼的,直接撼动甚至颠覆了汉室的统治根基。因为中央朝廷为了迅速平定起义,所以下放了很多军权到地方。当起义过后,地方的实力却是坐大了,之后一旦中央有所不稳定,地方就直接脱离了中央的管控,自己割据一方发展实力了。而这不就是三国混战的前兆吗?而且魏蜀吴三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是在黄巾军起义中开始慢慢发家的,就是曹操、刘备和孙坚。虽然他们取得的成果各有不同,但是这也正式拉开了三国的序幕。
张角黄巾起义的事迹
东汉到了汉灵帝的手中,政治上的腐败黑暗是愈发的不可收拾。皇亲贵族们高金卖官作为自己享乐的费用,官宦们把持朝政,残害忠良之士,全国上下弥漫着一股乌烟瘴气。因为汉室只为自己的一己私欲胡作非为,进而引发了边疆的战事不断,无辜百姓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只能成为被草菅的对象。
黄巾军
东汉末年已经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时候了,锯鹿人张角看到汉室朝廷在民间的信任已经接近谷底了,于是开始自己起兵推翻王朝的长远计划。张角和他的另外两兄弟张宝、张梁都是信封道教的信徒。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张角得到了道士于吉传授的《太平经》,他就借书中的经典,创建了宗教太平道,宣扬以救助苦难的百姓为己任。张角等人通过行医为掩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宣扬自己的教义,并且成功地在全国劳苦百姓中树立起了威望。
公元184年,张角的太平道下聚集的信众已经多大三十六万。眼看时机差不多了,张角为起义积极做着最后的准备。张角派马元义招兵买马,并潜入洛阳同里面的内应宦官做好里应外合的准备。但是被叛徒唐周告发了,洛阳的起义军还未发动,太平道的信众尤其是指挥人士均被捕处死。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于二月发动了起义,因为起义军每人头戴黄巾,所以也叫作黄巾起义,或是黄巾之乱。
虽然形势急切,但是还是做过了准备,所以张角的起义军迅速占领了一些城池。只是缺乏战略眼光和战争经验的起义军只是据守在城池中,而不相互配合。最后被地主阶级联合镇压,张角在起义过程中病死,他的两个弟弟均战死。
著名战争黄巾起义最后是被谁镇压了
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虽然声势浩大,波及范围之广,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宗教组织为形式的农民起义之一。但是在经历九个月之后,就被汉灵帝派遣的皇甫嵩还有朱俊等人迅速平定。
皇甫嵩
公元184年的四月,在黄巾军得势后的第二个月,皇甫嵩、朱俊还有曹操率领了四万军士开始对颍川的黄巾军进行剿灭。虽然起初波才率领的黄巾军凭借军力优势大败朱俊的部队,并将皇甫嵩困于长社。但是因为指挥能力和战斗经验不足,被皇甫嵩突围。皇甫嵩同曹操一起大破波才的军队,斩敌数万。在连锁反应因下,汝南和陈国的黄巾军也告被平定。自此,汉军取的了第一次胜利,并且在后来将胜利持续扩大。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为何并没有赵飞燕?
历史解密/阅读:3700 -
唐朝女性到底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阅读:3301 -
馆陶公主为什么会下嫁?馆陶公主和陈午幸福吗?
历史解密/阅读:7053 -
历史上各朝代刺激生育都有哪些方法?
历史解密/阅读:6764 -
古代结婚需要多少彩礼
历史解密/阅读:5272 -
古代皇帝选妃的三大标准
历史解密/阅读:3978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