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中国那些消亡的民族 都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0-25/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宜宾居民,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僰(bo,同博音)人。如果不是明朝末年的那一场惨烈的战争,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可能会多一个民族僰族(或称都掌族)。 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氐羌呼唐,离水(今金沙江)之西,僰人野人……多无君。由此可 ...

  宜宾居民,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僰(bo,同博音)人。如果不是明朝末年的那一场惨烈的战争,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可能会多一个民族僰族(或称都掌族)。

  "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氐羌呼唐,离水(今金沙江)之西,僰人野人……多无君。"由此可知,距今24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已 有僰人聚居在宜宾。 400多年前,在经历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叙南平蛮"战争之后,这个有2500多年历史的民族突然消失,成为一个历史之谜。

  从西周到明朝万历元年(约公元前1066年一公元1573年)长达2500余年的时间里,他们生存、繁衍在祖国西南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他们曾参加过 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建立了战功,被封为“僰侯”,在今天宜宾一带建立了“僰侯国”。这在秦汉以后的史料中多有记述。《珙县志》(旧志)上说: “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灭开明氏,僰人居此,号曰僰国。”

  

  僰人在两千年里不断发展壮大,以至于成为了西南少数民族的领袖,而僰人雄据云贵川三界的咽喉地带,却并不是一个易于驯服的人群,因此历来是中央政府的心 头之患。明朝开国以后,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开始逐步限制僰人的利益,尤其万历初年,中央政府在这里强行废除了一直以来的蛮夷酋长制度,代之以 汉臣,使原本紧张的对抗终于演变成一场全面反抗明朝政府的战争。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僰人的葬式采用悬棺葬,即把棺木置于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棺木用整木剜凿而成,不施漆,质地异常坚硬。

  僰人悬棺主要集中在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现已发现悬棺遗址四十一处,计有悬棺二百八十八具。但在刀耕火种的年代,悬棺如何置于悬崖之上,众说纷纭。 有说凿岩为路,放棺后又毁掉路;有说先以土填埋崖壁,然后再去土;有说崖顶放绳索;有说搭厢架。究竟如何,仍不得其解。

  

  僰人悬棺主要分布于宜宾市珙县、兴文县境内,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兴文县九丝城。

  珙县位于川、滇、黔三省邻接处,是古代悬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现已发现悬棺发现悬棺遗址四十一处,计有悬棺二百八十八具。是中国乃至世界悬棺最多的地方。

  悬棺俗称“挂岩子”。即把棺木置于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是古代川南一带僰族的葬制,僰人早在战国时期就在宜宾地区群居,并建有僰侯国、僰道县。因其剽 悍骁勇,为其历代统治者所不容。他们栖身于荒野荆棘之中,有“披荆斩棘”之誉。明代,僰人称“都掌族”。神宗元年( 1573),四川巡抚曾省吾、总兵刘显率十四万大军将其杀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