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真是纸上谈兵之辈吗 断粮后死磕白起46天(3)
从赵国来说,赵王就是要打决战,而赵括基本上算是忠实执行了组织安排。赵括的母亲向赵王反复申诉赵括不适合做主将的理由,对赵王说自己的儿子是废物,这是面上的话。
至少在我看来,估计赵母不是觉得自己的儿子不能打仗,是知道当时赵军的情况。廉颇在前两鼓已经把士气搞没了,赶上自己的儿子接手第三鼓,再按一贯抠门的赵王意思去打决战,这是行不通的,必输、必败、铁定完蛋。所以赵母怎么办?和赵王说自己的儿子是废物吧。
从《史记》来说,除非把《廉颇蔺相如列传》与《白起王翦列传》合起来看,才知道,哦,事情是这样的。以太史公之秉笔,依然还是有些小情绪的,结果只看《廉蔺》,赵括就是一个废物败家子,加上《白王》,才算客观地说,赵括的缺点是教条与机械——没有把他的君主性格也计算进来,但勇猛够了,忠诚够了,战场经验也够了。
想当年赵孝成王他爹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面对秦军大举进攻韩国,曾问廉颇:“救还是不救?”廉颇曰:“道远险狭,难救。”
于是赵惠文王再问赵括他爹赵奢,赵奢直接说:“其道远险狭,将勇者胜。”于是老赵王命令赵奢做主将,救韩国,结果大破秦军。同样是道远险狭,不同的将领有不同的视角。
赵奢说是勇者胜,但领兵出击之后,扎紧阵脚,看上去畏首不前,糊弄了秦国间谍之后,再全军卷甲疾行,两天一夜赶到战场,筑成营垒。之后赵军又抢占了制高点,逼着秦军要么决战,要么撤退,拿到了战场的主动权。这种会战形势之下,才大破秦军。
相比秦赵两国的国力处于同一量级但稍有差距,作为赵国主将的赵括之于秦国主将白起,那就相差了不止一个量级——称职和超一流的对比。超一流的天才看下面称职的将官,优缺好坏一目了然。
白起在长平之战前已经有了33年的自领一军的军官生涯,被记录下来的斩首数据就是四十四万了,与赵、魏、韩、楚都有过交手记录。而其中赵国的记忆感觉又是最良好的,只在前273年被沉江两万战卒,可前270年赵奢又一战全部打了回来。
长平血战之时,赵孝成王的脑子里肯定有11年前赵奢的光辉战绩,肯定是赵孝成王力主会战的参考指标之一,这些记忆让赵孝成王无所畏惧。他不太觉得白起有什么可怕,这是他想战的主因。赵括只因为是赵奢的儿子罢了,年轻人,没有哪个是不想立下不朽战功的。
于是赵括就这么上任了。相比他老爹,如果两军列阵对圆,再无退路,以死相搏,按赵奢说的战场之上勇者胜,赵括估计没问题。但老爹没告诉他战场之外智者胜,何况赵括还是带着组织的使命,必须快战,结果就悲剧了。直到明清之时,话本、小说开始普及,赵括就更加坐实了“纸上谈兵”的定论。
春秋时期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也是像赵括这么干的,但是一败再败还是忍辱偷生,终于换来了一雪前耻的机会。所以说活着很重要,因为耻辱若是不用胜利去洗刷,久而久之,狂热的艺术家们就会把一段悲剧逐渐沉淀成一个笑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为何并没有赵飞燕?
历史解密/阅读:3700 -
唐朝女性到底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阅读:3301 -
馆陶公主为什么会下嫁?馆陶公主和陈午幸福吗?
历史解密/阅读:7053 -
历史上各朝代刺激生育都有哪些方法?
历史解密/阅读:6764 -
古代结婚需要多少彩礼
历史解密/阅读:5272 -
古代皇帝选妃的三大标准
历史解密/阅读:3978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