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从顺治到乾隆 如何接力打造“盛世”(3)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0-21/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一是“字贯案”。这个案子算不上文字大狱,讲的是江西人王锡侯,因缩编《康熙字典》成《字贯》一书遭到告发。最后查出不但擅改御编,而且将皇帝的庙讳直行排下,犯下叛逆之罪,被抄家、杀头,全家大小二十一人均连 ...

  一是“字贯案”。这个案子算不上文字大狱,讲的是江西人王锡侯,因缩编《康熙字典》成《字贯》一书遭到告发。最后查出不但擅改御编,而且将皇帝的庙讳直行排下,犯下叛逆之罪,被抄家、杀头,全家大小二十一人均连坐,或处死,或充军。有一份抄家清单留了下来:“住房十间半,连砖瓦基地等项,共估值银三十六两六钱。门首空地一段,估值银三两六钱。鱼塘一口,估值银一两二钱。屋后菜地一块,估值银十二两五钱。竹木床、凳、盘、桶、箱、柜、锡铁瓷瓦、零星物件等项,共估值银六两九钱六分一厘。谷一石五斗,估值银七钱。小猪一口,估值银三钱二分。鸡五只,估值银一钱五分。”所有家当加起来,还不过六十两,十分可怜!

  二是“投书案”。山西临汾一个迂腐而有些脑子发疯的秀才冯起炎,同时看上张三姨妈和杜五姨妈两家的女儿,但根本无力婚聘。得知乾隆帝将到泰陵拜谒,竟带着能显示其才学的《易》《诗》二经注解文稿,拦驾投呈,希望君王助其得偿所愿。不料,被官役拿获,被从重定罪,流放外地。

  那时文人招惹的文字之祸,正如鲁迅所讲的:有的是鲁莽;有的是发疯;有的是乡曲迂儒,真的不识讳忌;有的则是草野愚民,实在关心皇家。而命运大概很悲惨,不是凌迟,灭族,便是立刻杀头,或者“斩监候”,也仍然活不出。

  当然,清王朝对于知识分子总体上持笼络之态。毕竟,庞大的国家需要从科考之途上攀升成功的精英分子,充实到各级行政机构中。而科举考试的成功,给当时读书人的诱惑确实极大。不少人痴信,唯有通过科举的成功,才能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

  科举兴盛下的儒林人生,就如乾隆年间吴敬梓完成的《儒林外史》所描写那样,是复杂多样的。一般而言,读书人只要考取生员(秀才)的资格,家中就可以免掉一定比例的丁粮税,且政府提供廪膳银(生活费)。各地还设有专门的学院、学道、学官负责他们的科考应试工作,衙门官吏也要对他们以礼相待。乾隆皇帝甚至规定,只要拥有生员、贡士、举人的功名,还可以免掉杂色差徭。但如果一生与科考成功无望,就很有可能跟蒲松龄一样发出悲叹:“世界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是下流。”

  总之,清朝刚刚建立的顺治皇帝期间,亟需抚平战争创伤、推展休养生息政策。康熙朝延续这一政治主线,同时注重文化上的调控和笼络。到雍正时代,王朝情形基本稳定,基层社会吏治的整顿开始被提到更重要的层面,不仅给各级官吏提供养廉银,而且颁布 《州县事宜》,加强地方行政工作。此后的乾隆朝,在长辈们的精心经营后,总体上处于文武治世的状态,天朝自大心理渐渐滋生和膨胀,已有停滞之态。这种盛世之末的感觉,之后逐渐成为现实,令后人不禁感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