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徐州子房山汉代墓葬群考古发掘结束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0-20/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M27号墓南侧出土的铜镜 随着27号墓最后一件文物被提取,子房山汉代墓葬群考古发掘结束。从去年10月该汉墓群考古发掘开始至今,考古人员共发掘清理了26座古代墓葬,出土了玉枕、玉面罩、铜 ...

2016425123955770.jpg

  M27号墓南侧出土的铜镜

  随着27号墓最后一件文物被提取,子房山汉代墓葬群考古发掘结束。从去年10月该汉墓群考古发掘开始至今,考古人员共发掘清理了26座古代墓葬,出土了玉枕、玉面罩、铜印、铜镜、彩绘陶器等一批珍贵文物。

  汉墓群位于津浦东路东侧的子房山西南坡、南坡,轨道交通一号线站东广场站建设需爆破山石,在施工中发现了这些汉代墓葬。为配合建设施工,徐州博物馆对子房山汉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从去年10月考古发掘开始至今,共清理出汉代石坑竖穴墓25座和一座后期墓葬,墓葬时代跨越西汉早中晚各阶段,既有单人葬也有夫妻合葬,以后者居多。由于子房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曾发现过三座汉墓,且出土多件重要文物,所以此次考古发掘的古墓编号从子房山M4开始,至M29结束。

2016425123955770.jpg

  M27号墓出土两面精美铜镜

  昨天上午,考古队员开始提取M27的出土文物,这也是整个墓葬群最后被清理的一座。M27位于子房山南坡,是一座夫妻合葬的石坑竖穴墓,这是徐州地区西汉早期的典型墓葬形制。M27竖穴墓口大致呈方形,南北长3.4米、东西宽3.1米,从墓口到竖穴底部深6米多,竖穴墓道自上而下略有收缩,墓道内的回填土经过夯制,夯层约20厘米厚。考古人员把墓道回填土完全清理后发现,在竖穴底部,南北并列着两个在天然岩石上开凿出来的石椁,中间是两石椁共用的约半米宽的隔梁,两个石椁南低北高,底部有1米左右的高度落差。

  经历2000多年的时光,墓主的棺木和骨骼都已经腐朽为泥。考古人员从遗迹上判断,两个石椁内分别埋葬一人,头向东、脚向西。随葬器物主要在墓主人脚部棺外,以陶器为主,有的上面用红、白颜料绘有精美彩绘纹饰。在北侧石椁西璧下,考古人员清理发现了两件陶钫、一件陶鼎,但都已经破损。另外还发现了四枚半两钱币、一面铜镜和一小簇类似铅笔状的细铁棍。其中,铜镜整体非常薄,三弦钮,直径约10多厘米,除靠近边缘有一小孔外,其余保存完好,镜面通体一层绿锈,贴地出土的镜背仅有少量薄锈,整面泛着灰白色的铜光,镜背铸造的变形龙纹图案,版模一流、清晰精美。

  在南侧石椁西璧下,考古人员清理出一面铜镜、五六枚半两钱币和多件陶器,多数陶器都已经破碎,少量完整,能看到部分带有彩绘。陶器主要有鼎、盒、壶、钫、茧形壶、盆各两件,以及圆形陶仓、灶、陶鐎壶、匜、磨、勺等陶器。在陶钫的两侧,有对称的两个浮雕铺首装饰,看上去古意盎然;方形陶磨的中间,有圆形磨盘,陶磨底部还有两个类似梯子状的支架,看上去非常别致。南侧出土的铜镜锈色略重,除镜钮残缺外其余保存完整,镜背铸有另一种变形龙纹图案,同样很是精美。另外,考古队员还在墓主人头部位置,发现了当做口唅用的三枚小玉片。

  “这种类型的墓葬,石椁上通常有石盖板,但M27没有使用,所以那些陶器在墓道填土行夯的时候,被挤压破碎了。”考古专家表示,出土的钱币是四铢半两,属于汉武帝改铸五铢钱之前的西汉早期货币;出土的铜镜特别薄、镜背图案,这些特征都是西汉早期的铜镜风格;茧形壶等彩绘陶器的风格,也具有西汉早期特征。所以,尽管墓主人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M27是西汉早期墓葬,另外根据陪葬器物判断,南侧应为男墓主,北侧为女墓主。

  汉墓群出土多件精美文物

  除了M27,在此之前发掘清理的多座汉墓也出土了多件重要的精美文物。比如:M5出土了铜镜和一枚特别精美的铜印“周尚”;M10出土了壶、匜等多件完好的特别精美的彩绘陶器。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