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科举制的历史地位评价是怎样的(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0-20/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第二是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科举制度不再是通过举荐来获得官位,而是考试方式。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只是有的朝代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都离不开整个大的框架。这就是客观标准。竞争公平在于科举制不会关注考 ...

  第二是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科举制度不再是通过举荐来获得官位,而是考试方式。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只是有的朝代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都离不开整个大的框架。这就是客观标准。竞争公平在于科举制不会关注考生的出身,地位,家业情况,而是统一根据考试成绩去录取优秀人才。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时间固定,考生为科考准备时间也是相同的,这都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是立法保护,稳定延续。科举制是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的,因此它有立法保障,受到政府保护。正因为科举制度极大的改善了官吏的选拔制度,而且它符合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需要,再加之它的公平公正的特点,深受历朝历代政府机构的喜欢,所以科举制度才能够在历史中稳定的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和察举制的区别

  科举制和察举制都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那么同样作为选拔人才的方式,科举制和察举制的异同有哪些呢?

  

汉代察举制中的童子科图片


  首先是科举制和察举制两个方式的相同点。这两种制度的相同点就是他们的目的相同,都是为国家选拔可用的人才。而科举制和察举制不同的地方则主要是在选拔方式上。那么,科举制和察举制的选拔方式的不同点是什么呢?

  首先来说说察举制。察举制,顾名思义就是观察然后举荐的制度。意思就是说官员通过观察发现人才,从而推荐到朝堂这样一种制度。这样的方式在一开始确实为国家举荐了不少人才,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制度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就是任人唯亲,或者贪污受贿,长此以往,朝堂上真正能为国家效力的人才便少了。而察举制的弊端是科举制能实行的原因。

  其次来说说科举制。科举制,其实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样的制度优点就是不论贵贱,只要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便有机会在朝为官。科举制经过武则天的改良,分为三个阶段,逐层的选拔人才,然后由皇帝亲自考核,给于不同的官位。科举制一经实行便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好评,之后更是延续几千年。

  综合以上分析来看,科举制和察举制其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不过科举制相对来讲要更为科学,所选拔的人才也更加有利于中央集权。

  科举制目的是什么

  在中国的早些年代,曾经为了能够选拔到合适的人才而感到非常苦恼,但是最后皇上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那就是现在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叫做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图片


  科举制度图片

  说起科举制度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为了能够是国家安定,社会能够更好的发展,除了这些还能够加强皇上的统治,那么从小的方面来讲,科举制度的实行就是为了全国上下的人民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将他们的才能都发挥到建设国家上来,这样国家就能够发展的更好了,所以总的来说科举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人才,加强和巩固皇上的统治权力。

  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说科举制的目的其实还有一个,这个目的和前两个目的相比,就显得非常小了,那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克制当时因为察举制而滋生的一些腐败行为,在科举制施行之前实际上实行的是察举制,但是由于察举制在实行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官员都为了能够得到更高的利润,于是收受贿赂导致真正的贤能之人没办法为朝廷效命,于是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继续恶化下去,皇上决定实行科举制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举制度的实行实际上那个是为了能够纠正察举制所犯下的错误。综上所述,科举制实行的目的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为了纠正察举制的错误,第二点是为了选拔人才,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巩固皇上的权利。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