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考古 >

科学解密:千年古塔为何可以绝缘避雷?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1-03/ 分类:历史考古/阅读:
应县木塔原名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该塔高67.31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就对木塔千年不倒之谜进行了潜心研究和探索。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国家自然科学基 ...

应县木塔原名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该塔高67.31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就对木塔千年不倒之谜进行了潜心研究和探索。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批准资助,专门成立了“应县木塔避雷机制研究”课题组。该项目由山西大学物理系教授、全国科技考古学会理事、山西省科技史志研究会常务理事丁士章主持。他们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先进的实验手段,对其进行了多学科综合研究。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1989年12月,该课题组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研讨会,与会同志参观了西安交大高压实验室并作了模拟实验。经过慎重的分析研究,课题组认为:应县木塔千年不遭雷击绝非偶然。根据现有测试记录分析和实验结果,雷击绝缘性能较好物体的概率,要比雷击导电体的概率小得多。根据理论模型和观察数据进行初步运算,应县木塔遭雷击的概率远小于安装避雷针的设计方案的雷击概率。“绝缘避雷”也是目前对应县木塔不遭雷击唯一的科学解释。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记录并掌握木塔的抗震性能,1993年10月,经山西省文物局批准,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所在塔上安装了一套地震监察仪(多路数字强震仪MEG-12),连接各层探头的金属线一直从五层通向塔下工作室。开始还没什么情况出现,2002 年9月7日晚,在一次大雷雨中,忽然一声炸雷在塔顶响起,一个火球钻进塔内,令木塔巡夜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心惊胆颤。事后检查,五层仪器探头遭雷击,还留下不少击碎的木屑。由此看来,雷电对木塔并非讲情面、无暇光顾,而是对这座纯木结构奈何不得,无懈可击。事后,研究人员将塔上地震观察仪器迅速全部拆除。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