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考古 >

建文帝生死之谜:竟然与漆金古画有关?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1-03/ 分类:历史考古/阅读:
福建罗源万石洋村周氏祠堂发现600年漆金古画5副,初步确认画中人物身份,疑似与中国历史上谜案之一的“建文帝之死”有关,成为继宁德霍童支提寺“云锦袈裟”后又一重大发现。古画所用的宣纸材质颇有厚度,画上金粉依稀可见,色彩鲜艳。 古画碎片 “古画经历6 ...

福建罗源万石洋村周氏祠堂发现600年漆金古画5副,初步确认画中人物身份,疑似与中国历史上谜案之一的“建文帝之死”有关,成为继宁德霍童支提寺“云锦袈裟”后又一重大发现。古画所用的宣纸材质颇有厚度,画上金粉依稀可见,色彩鲜艳。

古画碎片

古画碎片

“古画经历600年能保存下来已是奇迹,周氏后人发现时该画由油纸层层包裹。”建文帝研究小组组长王道亨告诉记者,5副古画画轴宽约1.2米,根据对残破的处整理,推断该花长度约1.5米以上,古画上有文字,因年代久远部分已残破或模糊,而画上所漆的金粉经考证为真金。

建文帝研究小组办公室内,记者见到漆金古画上关于人物、衣着的部分碎片。古画所用的宣纸材质颇有厚度,画上金粉依稀可见,色彩鲜艳。

据周氏后人讲述,周氏祖先因避难逃往罗源万石洋村,该画存于周氏祠堂阁楼的一木匣内,其祖辈祖训任何时候木匣不得打开,否则将全族遭灭顶之灾,而后人为严守祖训一直曾开启。直至2003年,周氏族人周钰成无意间开启木箱,发现5副古画,除了辨别出先祖周斌外,其余四人均未能认出。

王道亨告诉记者,近年来,建文帝研究小组苦寻建文帝帝师周斌后裔下落无果,近期在围绕宁德石后乡“国母亭”一线索展开的调查中发现,周斌长孙“周售”携带家眷逃往福州罗源县(原属宁德辖内)西兰乡万石洋村定居,在周氏祠堂阁楼的木匣内进而发现5副古画,疑与建文帝出亡宁德有关。

8年来,由于古画接触空气,有两副已经解体变成碎片,但色彩明艳,漆金处金粉清晰可见,而剩余的3副古画保存相对完好,虽有残破但轮廓清晰。

保存较为完好的古画

保存较为完好的古画

将古画通过与明史专家吴晗所著《朱元璋传》及史料进行比对后,初步确定画中人物为:帝师周斌、洪武帝朱元璋、帝朱元璋之妻“马皇后”四位人物身份。而最后一副较清晰,研究小组认为,画中人坐姿较常人不同,腿部斜侧,根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有脚疾,从古画亦印证这一特征。

而古画宫廷特征明显,所漆金粉为真金,画上颜料与一般原料不同,历经600年色彩依旧鲜艳;古画所用材料三层宣纸为,材质特别,寻常百姓用不起;按身份摆放有序;最值得思考的是,据周氏族人所述,该族为钦犯祖训后代不能考取功名,疑似有家族与逃亡、神秘木匣子有联系。而木匣内的古画,只有建文帝朱允炆画像为违禁品。

综合以上特征,疑似与建文在闽活动帝踪迹有关,这是建文帝踪迹研究工作至今最重要发现,也是最直接证据,举证力度堪比宁德霍童支提寺发现的“云锦袈裟”。

目前,中国文物研究院及北京故宫专家已接受宁德市文化局邀请,将赴宁德对古画进行研究、修复。画上的文字,将对建文帝踪迹研究提供有力的佐证,5副古画已交由官方妥善保存,王道行说。

地处闽东的宁德上金贝村,2008年修路偶然发现一个颇有规模、形制奇特的神秘古墓葬,疑为建文帝陵寝。消息传出,舆论哗然,随后关于古墓主人的身份便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学者开始蜂拥前往考察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建文帝之死”谜案再度引关注。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