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科学探秘 >

高黎贡山发现20年未出现的濒危动物灰腹角雉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7-01-04/ 分类:科学探秘/阅读:
2016年12月30日,在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学术年会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讨会上,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高原鸟类研究组主任王楠透露,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员在保护区内发现灰腹角雉群体。 灰腹角雉 王楠表示,这是我国20多年来首次发现该物种,这 ...

2016年12月30日,在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学术年会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讨会上,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高原鸟类研究组主任王楠透露,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员在保护区内发现灰腹角雉群体。

灰腹角雉

灰腹角雉

王楠表示,这是我国20多年来首次发现该物种,这次发现对该物种的研究与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网站显示,灰腹角雉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I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列为稀有种。王楠称,角雉属有五类物种,都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其中灰腹角雉是角雉属里最濒危的物种,目前灰腹角雉的2个亚种野外数量都非常稀少,整体生存现状并不乐观。

灰腹角雉照片

灰腹角雉照片

在世界雉类协会资助下,王楠及其团队曾长期在缅甸开展灰腹角雉调研工作。王楠称,“这个物种之所以濒危,有其自身的生态因素,也与栖息地受人为影响有关”。王楠介绍,灰腹角雉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是林下植被发达的潮湿常绿阔叶林带,在冬季,它们有时也下到2000或1500米左右的低山地带越冬。

但灰腹角雉所处的高海拔栖息地并不是连贯的,这种割裂对物种种群分化有一定影响。

灰腹角雉图片

灰腹角雉图片

在区位保护上,王楠认为这一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灰腹角雉主要生活在印度、缅甸、中国交界的地带,但这些地区目前对灰腹角雉的保护工作开展得并不充分。同时,当地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灰腹角雉的生存产生一定影响,王楠称,当地原住民目前使用的仍是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放火烧山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自然环境,且当地原住民有狩猎和伐木的传统,这两种行为都会影响灰腹角雉的生存。王楠称,野生动物研究所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在滇缅边境开展灰腹角雉调研工作,进一步了解其濒危原因。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