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科学探秘 >

古埃及太阳船能通往天国?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1-03/ 分类:科学探秘/阅读:
在遥远的过去,曾有一个文明爱尼罗河所赐,开出了灿烂的花朵。它的子民建造出巨大的金字塔和神庙,深信人死后会再复生,可经由复活获得永恒的生命,它就是古埃及文明。随着时光的流逝,古埃及文明也渐泯灭。但由复活所留下的诸多遗产,虽经数千年的阻隔,仍 ...

在遥远的过去,曾有一个文明爱尼罗河所赐,开出了灿烂的花朵。它的子民建造出巨大的金字塔和神庙,深信人死后会再复生,可经由复活获得永恒的生命,它就是古埃及文明。随着时光的流逝,古埃及文明也渐泯灭。但由复活所留下的诸多遗产,虽经数千年的阻隔,仍紧紧扣住世人的心弦。

古埃及太阳船

古埃及太阳船

上世纪40年代,埃及政府开始着手清理吉萨台地的3大金字塔。1954年4月22日,在清理工作结束时,工作人员又发现在胡夫金字塔南面,有一座高2米多的围墙。围墙东侧下方的大石块下,有个墓穴,墓穴中有大量木材。经专家鉴定,这些木材是组成大型木造船的材料。这就是后来被命名为“第一太阳船”的陪葬船,距今已有4600年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大型木造船。

1955年12月7日,考古队员从墓穴中取出了木材及绳类、燧石制石器和黑色花岗岩制的锤子等共407类建船材料。研究人员对损坏的木材进行了修补。组装完毕后,1982年3月6日,太阳船正式向世人展出。为了进一步探寻胡夫金塔的秘密,1986年,法国两位建筑学家来到胡夫金字塔中,并发现了过去不为人知的房间。他们坚信在胡夫金字塔中仍有未被发现的房间。

古埃及太阳船

古埃及太阳船

果然,在通往被称为“皇后室”的途中,即由“上升通道”底延伸出的“水平通道”中点下方发现了异样,这表明该处有房间存在。正当准备凿洞确认时,却从底下涌出大量砂土而不得不暂时停工。

1987年2月,日本考古队携带电磁波地下雷达装置前往埃及。在探查胡夫金字塔内部前,他们先探查了周围地区,结果在“第一太阳船”所在之处的西侧,又发现了“第二太阳船”的墓穴。同时,考古队也确认在胡夫金塔内确实存在未知房间。值得一提的是,另外还发现一条与水平通道棚相互平行的直线通道;在被称为“国王室”的房间地板下,也发现了未知空间的存在。

1987年lO月,美国考古队用电钻在第二太阳船墓穴的上方挖洞,并使用玻璃纤维制成的内视镜摄得该船的照片;1993年1月,日本考古队通过遥控装置成功地取出4片木材样本,并将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测试。

古埃及太阳船

古埃及太阳船

太阳船是解开古埃及宗教之源——太阳信仰的关键。在古埃及,太阳就是伟大的神祗——“拉”。他们认为,在法老死后,他的灵魂会与太阳神一起在天空旅行。这时,“拉”所搭乘的就是太阳船。而太阳船又分两种:一种是早上由东向西航行的白昼之船“玛阿瑞杰特”,另一种则是在地下由西向东航行的夜间用船“梅塞凯底特”。古埃及人认为,在天空行走的交通工具是船。古埃及人相信,生命是永恒的,人死后又在来世复活。为此,他们将肉体制成木乃伊保存起来。为了不让死者在来世受困扰,还特地在墓中放置许多日用品和家具等陪葬物。对古埃及人而言,太阳每天早晨由东方升起,搭乘白昼之船渡过天河然后向西方落下;夜里,太阳乘夜间之船越过贯穿地底的大河,由西方来到东方。他们把夜间的黑暗比喻死亡,认为太阳每日都会复活、转世。

古埃及太阳船

古埃及太阳船

古埃及人这种特有的生死观,乃是由于埃及的独特风土形成的。贯穿埃及的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使古埃及人形成再生的观念。每当洪水退去,在重生的耕地上首先登场的圣甲虫,被视为复活之神受到崇拜。古埃及太阳信仰的盛期,大约是在第五王朝左右(约公元前2550年)。金字塔诞生于第三王朝左塞王时期(约公元前2650年),之后在胡夫王时代达到鼎盛。古埃及人把金字塔当作法老灵魂通往太阳的阶梯。随着法老权力的衰弱,金字塔的规模随之缩小,最后古王国时代终于走向灭亡之路。然而,即使是在进入中王国时代,根据太阳船外形所制的模型,仍被古埃及人当作陪葬品置入墓中。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