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皇帝列表 >

如何客观的评价明英宗朱祁镇?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1-01-12/ 分类:皇帝列表/阅读:
世人每当提到明英宗朱祁镇,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便是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前者差点让明朝提前200年灭亡,后者则害死了千古忠烈于谦。正因如此,很多人诟病明英宗,把他视作昏君庸主。其实,就事实而论,明英宗在位时却并非没有善举,至少在废除人殉和释放 ...
世人每当提到明英宗朱祁镇,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便是“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前者差点让明朝提前200年灭亡,后者则害死了千古忠烈于谦。正因如此,很多人诟病明英宗,把他视作昏君庸主。其实,就事实而论,明英宗在位时却并非没有善举,至少在废除人殉和释放朱文圭两件事上,很有仁君的风范。
image.png

  明英宗经常被视作“昏君”

  所谓“人殉”,便是用活人殉葬,是古代一项极为残忍野蛮的制度,就中国来讲,它的“鼎盛期”无疑是商周时期。当时,人殉现象不仅很流行,而且按照地位的不同,陪葬者的数量也多寡不一。据墨子所言“天子、诸侯杀殉,多者数百,少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少者数人”(见《墨子·节葬》)。

  由于用活人殉葬太过野蛮、残忍,所以从春秋中晚期开始,社会上开始流行以木俑、陶俑来代替用活人殉葬的现象。但即使如此,一生以“仁”为最高追求的孔子都对其大加挞伐,怒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见《孟子·梁惠王上》)。可见对于殉葬这种现象,社会有识之士非常反感、痛恨。

image.png

  明太祖驾崩后,46名妃嫔为其殉葬

  秦汉以后,人殉现象式微,间或有人热衷此事,但大体上已被社会摒弃。但在辽金时期,人殉又开始“死灰复燃”,并在元朝、明初大行其道,而朱元璋便是这种陋习的热烈拥护者。据《明朝小史》记载,朱元璋死后,为他伺寝的46名妃嫔全部殉葬于孝陵,人数之多令人侧目。

  朱元璋首开恶例,子孙们竟然沿袭不改,历成祖、仁宗、宣宗三朝,都有大量的妃嫔被杀死后殉葬。其中,成祖的长陵有从殉妃嫔30余人,仁宗的献陵有7名妃嫔陪葬,宣宗的景陵则由10名宫人殉节从葬,这些都载于煌煌正史当中,每每令人不忍卒读。

  由于人殉现象过于野蛮、残忍,跟文明社会背道而驰,所以等到明英宗驾崩前,便本着“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原则,下诏禁绝人殉现象(“天顺八年春正月乙卯,帝不豫。己未,皇太子摄事于文华殿。己巳,大渐,遗诏罢宫妃殉葬。庚午,崩,年三十有八。”见《明史·卷十二》)。至此,在明朝的皇室中,这项残忍的制度才被真正地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清朝初年又恢复)。

image.png

  建文帝朱允炆

  至于释放朱文圭,也极能体现明英宗的仁德宽厚。朱文圭是建文帝的次子,恭愍太子朱文奎的弟弟。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篡位上台后,一边派人搜索朱允炆、朱文奎的下落,一边将年仅2岁的朱文圭圈禁在凤阳,禁止他跟外界交往。仁宗、宣宗、景帝在位时,都没有下诏释放朱文圭,英宗在位前期亦是如此。

  以朱文圭特殊的身份,他本应被圈禁至死方休,然而在他临死前,却又意外地品尝到自由的味道,而这一切全是拜明英宗朱祁镇所赐。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复辟成功、结束长达7年的圈禁生活后,因为对同样被幽禁的朱文圭动了恻隐之心,经征询大学士李贤的建议后,下令将其释放。此时,距离朱文圭被囚已经过去55年时间。

image.png

  明朝的中都-凤阳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朱文圭一直生活在四面全都是墙壁、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由于绝少有人跟他话,教授他知识,导致其心智极不成熟,跟幼儿无异。据说朱文圭获释时,这个年近花甲的老翁,甚至连六畜都分辨不清,活脱一个痴呆儿。但不管怎样,朱文圭能在有生之年重获自由,也算是一大奇迹。

  惠帝少子文圭。年二岁,成祖入,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英宗复辟,怜庶人无罪久系,欲释之,左右或以为不可。帝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大学士李贤赞曰:“此尧、舜之心也。”遂请于太后,命内臣牛玉往出之。见《明史·卷一百十五》。

image.png

  明英宗绝对配得上“仁君”称号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驾崩,享年37岁,死后葬于裕陵。回顾明英宗的一生,前后两次在位、共计22年时间,虽然因为“土木堡之变”差点导致明朝灭国,并因此留下“无能之君”的称号,但他在临终前却能做出解除对朱文圭囚禁、废除人殉两项重大决定,也算是极其难得的善举。正因如此,他完全有资格获得“仁君”的称号。

  史料来源:《明史》。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