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酒家对联风趣幽默 这些酒对联运用巧妙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8-09-18/ 分类:传统文化/阅读: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对汉字的形、声、义的巧妙运用。对联适合运用于各种场合,适宜的对联能够锦上添花,古代不少古代酒家的对联,由于它们富有文化情味而经常驻萦回于脑际;现随手录下几对,以供同好欣赏。 从前,某地一家酒家老板,为了招徕顾客, ...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对汉字的形、声、义的巧妙运用。对联适合运用于各种场合,适宜的对联能够锦上添花,古代不少古代酒家的对联,由于它们富有文化情味而经常驻萦回于脑际;现随手录下几对,以供同好欣赏。
从前,某地一家酒家老板,为了招徕顾客,特意请一位秀才撰写对联。秀才到来一看,发现店旁的空地经常有花农卖花,于是灵机一动挥笔:
沽酒客来风亦醉,
卖花人去路还香。
上句突出了酒的醇美、动人,下句是从宋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转化得来,表现出花的芳香,两者可谓相得益彰。
另一家酒家的对联,本身就是极妙的广告辞:
刘伶借问谁家好,
李白还言此处佳。
刘伶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曾写《酒德颂》来赞美酒。他在外出时也饮个不停,还让手下人带著工具跟随,说:“如果我死了便就地埋葬我”,是我国历史上头号大酒鬼。李白是唐代大诗人,以“斗酒诗百篇”著称,酒一入肚就诗兴大发,还写了很多与饮酒有关的作品。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名人都是品酒的权威,作者将他们扯到一起,通过他们的对答来赞扬“此处佳”,这种浪漫主义的构思巧妙之至!
这是以“集句”的形式写成的对联: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上句集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渭城曲》,下句集自李白的名作《将进酒》,二者结合,将酒的消愁作用表达得很自然。
卖酒商店的佳联还有不少,例如:
铁汉三杯软脚,
金刚一盏摇头。
入座一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
“拱”,两手合抱于胸前,这是古人表示敬意动作。两联通过描绘饮者的醉态,表现本店的酒的强大“功力”,颇有情趣。当代,不少酒家也有对联,可是堪称佳作的极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州市一家老牌酒家──北园酒家大门曾刻著著名诗人陈芦荻的一副对联:
极目楼台光廓北,
几番觞咏在名园。
这副对联以“北园”二字结尾(俗称“雁足格”),既赞扬了酒家,也抒写了自己与它的密切关系,水平颇高。可惜前几年,这个酒家被某海外饮食集团收购而进行装修时,它连同刻在旁墙的刘海粟大师所写的“其味无穷”四个苍劲大字一起被刨掉了!
从前,某地一家酒家老板,为了招徕顾客,特意请一位秀才撰写对联。秀才到来一看,发现店旁的空地经常有花农卖花,于是灵机一动挥笔:

卖花人去路还香。
上句突出了酒的醇美、动人,下句是从宋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转化得来,表现出花的芳香,两者可谓相得益彰。
另一家酒家的对联,本身就是极妙的广告辞:
刘伶借问谁家好,
李白还言此处佳。
刘伶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曾写《酒德颂》来赞美酒。他在外出时也饮个不停,还让手下人带著工具跟随,说:“如果我死了便就地埋葬我”,是我国历史上头号大酒鬼。李白是唐代大诗人,以“斗酒诗百篇”著称,酒一入肚就诗兴大发,还写了很多与饮酒有关的作品。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名人都是品酒的权威,作者将他们扯到一起,通过他们的对答来赞扬“此处佳”,这种浪漫主义的构思巧妙之至!
这是以“集句”的形式写成的对联:

与尔同消万古愁。
上句集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渭城曲》,下句集自李白的名作《将进酒》,二者结合,将酒的消愁作用表达得很自然。

铁汉三杯软脚,
金刚一盏摇头。
入座一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
“拱”,两手合抱于胸前,这是古人表示敬意动作。两联通过描绘饮者的醉态,表现本店的酒的强大“功力”,颇有情趣。当代,不少酒家也有对联,可是堪称佳作的极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州市一家老牌酒家──北园酒家大门曾刻著著名诗人陈芦荻的一副对联:
极目楼台光廓北,
几番觞咏在名园。
这副对联以“北园”二字结尾(俗称“雁足格”),既赞扬了酒家,也抒写了自己与它的密切关系,水平颇高。可惜前几年,这个酒家被某海外饮食集团收购而进行装修时,它连同刻在旁墙的刘海粟大师所写的“其味无穷”四个苍劲大字一起被刨掉了!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剑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手串不能带双数吗?手串为什么不能带双数?
传统文化/阅读:4655 -
古代人怎么过中秋节的_古人过中秋节的方式_古人过中秋要做什么
传统文化/阅读:4579 -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如何过中秋节 月饼何时才出现
传统文化/阅读:5034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