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至今的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8-08-12/ 分类:传统文化/阅读:
占天象 中国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对天象进行了长时期的观察。在这一过程中,古人的天文学和气象学知识日渐丰富,尤其是广大农民,他们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肖中,并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习俗。 虽然这些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域的局限,但是它却有很强 ...

占天象
虽然这些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域的局限,但是它却有很强的可信性和可行性。农业生产要适应天象、气候的变化规律,这是保证农业增产的一个重要条件。一年之中的旱涝、风霜、雨雪及虫害等,都会对当年庄稼收成的好坏造成巨大影响。由于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因此,在很早以前,我国就普遍流行在除夕或大年初一的早上察看天象、风云,并据此来预测当年的早涝、晴雨的习俗。河南就有这样的农谚: ?“立春睛一日,农夫不费力。”再如,陕西地区的农民在初一五更时测天气说: ?“元旦,宜睛不宜阴,是日宜雪,必兆旱。” ?“元旦,甲乙丰,丙丁旱,戊己虫雨伤……壬癸潦。”江苏一代的农民对于“岁朝看风云,以卜田事”的习俗非常重视,他们说: ?“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
从这些资料当中可以看到,很多地方的农民对于立春、谷雨、清明、立夏、立秋、立冬等天气情况都有预先判断的习俗。这些习俗虽然并不一定可靠,但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这些民俗作为农民世代经验的汇集,长期以来一直对农事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剑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扩展阅读: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手串不能带双数吗?手串为什么不能带双数?
传统文化/阅读:4655 -
古代人怎么过中秋节的_古人过中秋节的方式_古人过中秋要做什么
传统文化/阅读:4579 -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如何过中秋节 月饼何时才出现
传统文化/阅读:5034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