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清朝“字贯案”历史事件介绍 字贯案结果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2-06-19/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字贯案是清朝乾隆四十二年的一场文字狱。江西新昌(今宜丰)人王锡侯因编写《字贯》被举发,最后判处斩首。 王锡侯以十七年光阴自编《字贯》一书,分天文、地理、人事、物类四大类,共四十卷。此书针对《康熙字典》收字太多,然而穿贯之难等缺失,加以补强,并 ...
字贯案是清朝乾隆四十二年的一场文字狱。江西新昌(今宜丰)人王锡侯因编写《字贯》被举发,最后判处斩首。

  王锡侯以十七年光阴自编《字贯》一书,分天文、地理、人事、物类四大类,共四十卷。此书针对《康熙字典》收字太多,“然而穿贯之难”等缺失,加以补强,并称“字犹散钱,义以贯之,贯非有加于钱,钱实不妨用贯,因名之曰《字贯》”。

image.png

  王锡侯曾有祖坟山,但被仇家王泷南看中欲抢占。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泷南向江西巡抚海成举发,又诬陷说,王锡侯有40里花园,10里鱼塘。海成对查禁逆书向来热心,乾隆帝以“罪不容诛,即应照大逆律问拟”,抄家时仅获七十多两银子。《字贯》凡例写入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之名讳(玄烨、胤禛、弘历),没有缺笔避讳,更被认为大不敬。王锡侯与其家人全被监送京城审判,王锡侯本人由凌迟改为斩立决,子孙七人都被判斩,其他人“充发黑龙江,与披甲人为奴”。胡思敬的《盐乘》说:“被诛时情状甚惨”。原来江西巡抚海成上奏时建议革去王锡侯“举人”头衔,乾隆帝认为刑罚太轻,有替罪人说好话之嫌,反遭革职降调;江西布政使周克开、按察使冯廷丞也因为看过《字贯》一书,未指出悖逆之处,遭到部议降调外任。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