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礼乐制度中大雁为何会被用来当作嫁娶之物?
首先,在周朝的礼乐制度中,大雁之所以会被用来当作嫁娶必备之物,从《说文解字》对“雁”的释义就可以知道了:“雁,知时鸟,大夫以为挚,婚礼用之,故从人从佳。”要知道每逢秋天,大雁就会飞到南方过冬,而后等到春天,又会飞回北方。这在古人看来,是一种守时的表现,意味着人要遵守秩序。再加上大雁一旦有了配偶之后,就会从一而终,自此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因此,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才会在其著作《白虎通义·嫁娶》中写有:“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雁也出现了替代物,那就是鹅。据史书记载,早在先秦时期,鹅便是一种常见的家禽了。《庄子·山木》有云:“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此外,民间在迎亲时,欲要遵循男女嫁娶,必有“奠雁”之礼的礼乐制度,但因真正的大雁难寻,所以就会选用与大雁比较相似的鹅来代替。不仅如此,南宋文学家洪迈还曾将一只雁与一只鹅放在一起饲养,以至于“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
最后,照例再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雁的诗词,金朝·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