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着急削藩的原因
不过却也错过了最佳时机,使得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一举打进了南京。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朱允炆占据着巨大的优势,那么他为什么要急于削藩呢?
其实要说起来,朱允炆之所以如此,道理很简单。

其一,他感受到了藩王的威胁。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不放心外人,所以力排众议,分封诸子为藩王。顾名思义,主要是为了加强老朱家的力量,一方面拱卫朝廷,一方面抵御外敌。
也因为这样,所以这些藩王权力很大,像宁王和燕王等等,他们手里有一支力量非常强大的军队。
藩王除兵力雄厚外,还有自己的税收,朝廷还会发放粮饷,对于边境上的事情,小事可以直接处理不用向上汇报,大事才需要向朝廷汇报,这也导致事情的大小皆由藩王自己决定,上不上报也由自己决定。
这不就跟一个小王国差不多嘛。
在朱允炆眼里,这就是威胁,根本看不到这也是朝廷有事时的外援,朱元璋还期待着他们进京勤王呢。
而,朱元璋为了子孙安全,杀掉了大量领兵的武将,得以善终的并不多,到建文初年,能打的武将也所剩无几。
在朱允炆心里,他是没有底气的,另一方面,建文帝朱允炆是一个书生气十分浓厚的人,他没有经历过战争,跟这些藩王,尤其是朱棣等人相比,知道自己不如人。
况且,这些藩王都是自己的叔叔辈的,万一随后叔叔们有异心,自己恐怕不是对手。
所以在朱允炆看来,削藩是一定的了。其实也不仅是朱允炆,从历史上看,凡是这样的例子在,基本上皇帝都要削藩。
毕竟威胁朝廷统治,在很多皇帝的眼里,比外患还要严重。
当然了,另一方面那就是朝臣的怂恿了。
在朱允炆悲剧命运中,不得不提到他的三位谋臣兼老师: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尤其是齐泰和黄子澄,这两位可以说是朱允炆的哼哈二将,齐泰是朱允炆的潜邸旧臣,而黄子澄更是建文帝的老师。
这两位对建文帝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的态度也是削藩,只不过方法错了。由于建文帝没有经验,因此在治国上对两位是信任有加。
可惜,这也注定了建文帝的悲剧。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