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祠禄制”制度历史介绍
祠禄制,此制始设于宋真宗,初衷是为了“佚老优贤”,是专门提供给高官的一种福利政策,说白了就是拿着“退休费”养老,但还不回家,还给安排了一个闲职。
南宋的士大夫群体是一个强大的存在,大宋统治者钟爱文官,这是众人皆知的,因此很多官职都被分为几层官员来担任,如此一来,文人做官的机会非常多,人数也更多。
如果说对于一些想要有所作为的士大夫那么祠禄制自然就会是人生的低谷了,可是对于那些没有什么追求或者无力追求仕进的人来说,倒也算是一条很好的退路。
因为“奉祠”对他来说确实是较好的选择:既然不能得君行道,我不妨回乡讲学、谈道著说去罢,还照样能拿点国家的钱。

在宋朝,经常会有“监某庙”、“提举某宫观”这样的名称,但其实他们并不真正的掌握宫观事务,只是借名食禄而已。
在早期,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人大多是朝廷重臣,也就是中高层的士大夫。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得到祠禄制“恩荫”的官员数量十分惊人。
宋朝许多名噪一时的很多文人都曾经“奉祠”过,比如朱熹、陆游、辛弃疾等人,要知道朱熹可是著名的理学家,陆游和辛弃疾可是著名的文学家。
如此一来,必然对宋朝的经济是个巨大的压力,因此在史学界,对其评价基本上以消极为主。
因为客观地说,除了朝廷经济的压力外,其实还有很多弊端存在。
(1)党人奉祠,党祸益烈;
(2)贪吏奉祠,聚敛成风;
(3)失职与祠,吏治日坏;
(4)失检与祠,士风大变。
不过祠禄制并非没有一点积极作用,它对宋朝的文学以及学术发展还是有积极影响的。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