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的宦官权力为何非常大?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国号大明,定都南京。洪武帝本人,特别喜欢总结前朝教训,革除弊政,由此他为了杜绝异姓王篡位,改同姓治理异姓。并且,鉴于汉、唐的没落,又坚决抵制宦官参政。
没想到吧?明朝最初是没有太监独大这个土壤的。
那从何时开始,有了变化呢?靖难之役。
放当时,朱棣行的是“逆天之举”,不容易,他需要动用起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力量,于是南京城内有一批“被遗忘的人”苏醒了,那就是宦官,他们向燕军提供情报、布防,甚至在战斗中屡立奇功的也有宦官,他叫王彦。
明成祖登基以后,对太监委以重任,使者、监军、征税等等事情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要说最关键的,还是两份差事:1,各地方的同姓王被忌惮,朱棣委派宦官去监督。2,设立东厂,肃清建文帝党羽。此处,便是明朝宦官干政的开始。

你可能会问,朱棣傻了吗?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朱棣不傻,因为他既用宦官,又防宦官,所有政事,都要经过皇帝亲自过目,故而明朝初期到中期,这批人是不敢擅自做大决定的。
明英宗开始,一切就都变了味道。(观点见于《中国古代史》)
《明史 刑法志》记载,宦官分十二局建,四局,八司,其中最关键的职位在司礼监,他们掌管皇帝的奏折。随着皇权逐渐下放,司礼监的大太监开始代替皇帝在奏折上批阅,学名叫“批红”,部分心术不正者甚至会偷偷更改内容。《明史 职官志》这样形容:内阁的票拟,不得不被太监的披红决定,以至于相权都给了宦官。
明英宗时期出了个王振,他残害忠良,结党营私,诱骗皇帝出征,直接造成明朝遭受瓦剌之祸。王振,即是司礼监太监。
到此为止,宦官还不至于权力滔天,因为只要出现一个英明君主,就能立刻矫正局势。但下面的发展,就逐步脱离掌控了:
1449年,明英宗脑子一抽,搭了个台子,让太监跟刑部、督察员一块审判犯人,从此,宦官进入明代司法体系。
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他的弟弟朱祁玉继位,改元景泰,几年后大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发动政变,帮助英宗复辟,曹吉祥掌管三大军营。从此,宦官又进入了军事体系。
公元1477年,朱见深设立西厂,与东厂相对,实际上是一个专门为皇帝所用替皇帝侦察的组织,他们不仅超越于法度,行政体系之外,还渗透进国家的方方面面。《明史》说:从京城到天下各地,他们私下侦察,即便是王府侯门都不幸免。

历史中,那些权力滔天而又缺乏监督制裁的,纵使建立初衷善良,也难免走上徇私枉法的路。介绍到这里,明朝宦官已经参与进行政、军事、司法体系,并且在以上领域统统有着主宰能力。更甚者,西厂的设立,使得每个国家机构都活在阴影中,即使其组织内部没有宦官,也在殚精竭虑中被宦官所制了。
西厂提督汪直,任职六年内制造的冤假错案已经超过锦衣卫了。
所以你问宦官为什么在明朝权力这么大?这不是一件事造成的,更不能简单地归因于一个人,抑或是朝廷风气。它最初的引子,可能是个小到不起眼的政令,但是一朝一朝传递下去,问题也就滚雪球般变大了。
后记:每个朝代,在制定政策时总能够看到前朝的教训。明代是这样,在治理天下的路上,避开了阻碍汉唐发展的那些石子,清代也是如此,碍于明代被宦官搅和的这么乱,清朝再用太监,就不是如此大刀阔斧了。雍正时期,把昔日粘杆处小太监叫来做自己的特务,俗称血滴子,暗中监督、惩罚那些有反叛迹象的人,传递给乾隆,依旧重用。或许是嘉庆与父亲的政策并不是一脉相承,他继位以后迅速撤销血滴子,以防止不受控制。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