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的原因
李治去世后朝廷就陷入了一片混乱的局面,后来武则天称帝,但是一直没立太子,她将原来的皇帝李旦称为“皇嗣”,“皇嗣”身份近似于太子又不是太子。按照父系社会的传统,中国古代的皇权都是在一家一姓中传递的。这种继承方式让女皇武则天大受困扰:如果让儿子继承帝位,那倒是一家了,但却跟自己不是一个姓;如果把皇位传给侄子,跟自己是一个姓了,可又不是一家。

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为了能当上太子,使尽了浑身解数,连出狠招,把皇嗣李旦折腾得死去活来;经过狄仁杰等大臣的劝说,契丹、突厥先后打出匡复李唐的旗号反周,武则天看到人民仍心向李唐皇室,再加上武氏子弟的不成器。武则天最终下定决心重新立已经被废为庐陵王的李显为太子。
李重俊是李显的第三子,圣历元年(698年,《新唐书》称圣历三年)被封为义兴郡王。但是由于李显本人的长子被他人杀害,而次子则被贬流放发配,于是李重俊在公元706那年的七月被任命为太子,身份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对皇位虎视眈眈都想要效仿武则天做女皇帝,而李重俊虽然被封为太子但是他并不是嫡出的皇子,而且他的母亲出身低微,所以就有很多人瞧不起他。

安乐公主不仅称呼李重俊这个太子为奴才,甚至还要求唐中宗李显封她为皇太女。李显虽然对这个女儿十分溺爱纵容,但还好他保留了一丝理智,并没有同意安乐公主的要求。李重俊知道安乐公主让李显废掉自己太子之位时决定,起兵造反。他知道如果自己还这样忍受的话不但皇位会被夺走,恐怕连自己的性命都会保不住了。
景龙元年(707年)七月,兵部尚书魏元忠因为之前受到韦后打击的缘故便联合李重俊左金吾大将军李千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以及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人,向自己的祖先李世民学习发动政变,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景龙政变。他先后杀死了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及其党羽十余人。但是最后这场李重俊的政变还是失败了,李重俊看到政变失败后,便逃往终南山,最后死于自己的亲信之手。

李重俊死后唐中宗命将李重俊的首级斩下,献于太庙,并以之祭奠武三思、武崇训父子。景云元年(710年),唐睿宗李旦即位,李重俊被追复太子名位,赐谥号节愍,并陪葬于定陵。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