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维新的背景 如何评价百日维新
说到清朝的百日维新,相信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毕竟历史课上都有学过。其实这个本质就是一个“夺权运动”。那么这个变法的背景是什么呢?怎么来评价这个百日维新呢?很多人可能在历史课上就是了解一下,深层次的就没有考虑过,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百日维新”!
1、百日维新的背景是什么
百日维新又称戊戌变法,它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下半叶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美、德、英、法等早已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位居世界前列,而原本相对落后的俄国、日本,在发展了资本主义之后,也迅速强大起来。在这种局势下,变革旧的制度和旧的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世界潮流。
2、如何评价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也就是戊戌变法,它的本质就是一场“夺权运动”,以光绪为首的维新派试图借维新变法达到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的最终目的,却客观上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不否认百日维新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各种原因决定了它失败的必然性。
1898年的清朝,政治生态已经处于弱干强枝的状态。戊戌变法的实质是进行全新的权力洗牌,启用毫无政治资历的新人,围绕在光绪皇帝周围形成新的权力中心,这是旧官僚们所绝对不可接受的。
不消说无甚根基的光绪皇帝领着以康有为为首的中下层知识分子来进行变法,就是慈禧老佛爷亲自来抓,直接触动了地方督抚大员们的既得利益,也万万搞不下去。事实也证明,根本不必慈禧出手控制光绪、叫停变法、通缉变法者,新政的几十条内容根本就走不出北京,地方大员只当是一纸空文。
事实上当时的清朝具备了开展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土壤条件,而不是自上而下。各地有远见的督抚早已经进行了包括工业、商业、教育等洋务运动的改良尝试并初见成效。康有为等改良派的折腾和失败,让地方实权人物看清了清政府的没有未来,也让革命者从中汲取了教训经验,最终导致十三年后的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独立,清廷权力完全失控。
所以,百日维新虽然是一场对的改良运动,却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由错的人发起开展,结局自然好不到哪去,六君子的鲜血也几乎白流了。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