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南宋馆阁学士制度历史简介 馆阁学士在朝堂上有哪些职能?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1-04-13/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宋代馆阁是国家藏书机构,兼有国家典籍的编校和收藏两种职能。宋人不汉注重书籍的编撰、校勘与雕印,同时朝廷亦重视馆阁建设,委重臣加以执掌,并隆遇各种馆职人员,使得馆阁成为宋代重要文化设施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宋代馆阁是国家藏书机构,兼有国家典籍的编校和收藏两种职能。宋人不汉注重书籍的编撰、校勘与雕印,同时朝廷亦重视馆阁建设,委重臣加以执掌,并隆遇各种馆职人员,使得馆阁成为宋代重要文化设施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馆阁,即三馆和秘阁。三馆是指昭文、史馆、集贤院三个单位。三馆在唐五代就有设置。宋初在后梁旧馆地址上,即在汴京右长庆门东北,仍设三馆建制,当时仅有小屋数十间,亦称西馆。太宗即位时,到三馆巡视,看到馆址“湫隘卑痹,仅庇风雨。每受诏撰述,皆移他所”,非常感慨,对左右说:若此之陋,“是岂足以蓄天下图书,待天下之贤俊耶!”当日下令,在左升龙门东北旧东辂院另建三馆,并出设计要求,“其栋宇之制,皆帝所亲授”。施工之时,还驾临现场视察,“命内侍督工徒,晨夜兼作”。一年功夫,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二月便告完成。太宗赐三馆一个统称:崇文院。

  馆阁学士,是宋代特殊的制度之一,除某某殿大学士、学士多为执政大臣之荣衔外,还有龙图阁、天章阁等阁学士、直学士、待制,名为典司秘籍,为文学侍从官。其实,凡朝官出任外官,都带这种头衔,并非兼职之义。又有直秘阁等官称,名为馆职,是须经过考试的,称为入馆。明清制度,进士一部份因考试优等而入翰林院的,称为馆阁之选,就是由此而来的。但宋代后期的直秘阁,是其他官员的兼衔,名为贴职,并不被看重。宋洪迈《容斋随笔》卷16说:

  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其高者曰集贤殿修撰,史馆修撰,直龙图阁,直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次曰集贤秘阁校理。官卑者曰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均谓之馆职。记注官缺,必于此取之,非经修注,未有直除知制诰者,官至员外郎则任之,中外皆称为学士。及元丰官制行,凡带职者,皆迁一官而罢之,而置秘书省官,大抵与职事官等。

image.png

  此外,宋代还有一种“殿学士”的衔称,包括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等。殿学士的资望极高,无职守,无典掌,只是出入侍从,以备顾问而已,然非常人可充任。《通考·职官考八》说:

  观文殿大学士,非曾为宰相不除;观文殿学士、资政

  殿大学士及学士,并以宠辅臣之位者;端明殿学士,惟学士之久次者始除。

  可见宋代的“殿学士”是专门作为高官、宠臣的荣称,一般官员是不可能“荣任”的。

  宋承唐制,设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三馆,总名崇文院。后于院中置秘阁,掌图书文籍之事。三馆、秘阁官和集贤殿修撰、直龙图阁等通称馆职,多以文学之士应选。

  三馆、秘阁官和集贤殿修撰、直龙图阁等通称馆职,多以文学之士应选。各阁又设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等,又通称阁职。馆职作为文官荣誉职衔,由他官兼带,称贴职。崇宁以后,授受已滥。宋武臣贴职阁门之职亦称阁职,为武臣进取之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