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田赋
清初赋税制度沿用明朝的一条鞭法,田赋与徭役合并,统一杖量土地,按亩征银。即按土地每亩征税。按征收每石粮食价值换算银两若干,只征银两,不收谷物。徭役变为赋役,即政府将土地租给农民耕种,依据土地等级的高低征税,下中上三等土地依此征收1-3分。田赋也依据土地好坏的差异征收税银。沙碱地、洼地、山坡及坟地每亩征1-3分,耕地每亩2-4分,园地每亩4分。把土地分成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又依次划分等级,保证征税相对公平。在此基础之上清朝免除了一切苛捐杂税以及“三饷”(辽饷、剿饷、练饷均为补贴军饷之用)。
丁税
即人头税,按人口征税。清初,各地丁银征收数目不尽相同,某些地方每人达9两之多,繁重的丁银让百姓苦不堪言。百姓无力缴纳丁银,只能选择逃亡避免交税。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帝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头税额为准,永远不再增加。到了雍正时期,大力推行摊丁入亩,即把人头税均摊到每亩土地中。丁银税从此废除。
火耗,养廉银
在征税时百姓上缴的多是碎银,需要重铸成银锭。在炼制的过程中银两难免有所损耗,这就是火耗。火耗没有制定标准,数额全随官员心意。雍正年间实行火耗归公,规范火耗征收。同时设置养廉银,将税收的一小部分发给文官,以此增加官员收入减少贪污腐败。
商业税
清代设有契税、当税、牙税。契税是指土地买卖时,契约需印有官印,按交易额一定比例交税。当税则是当铺按等级每年缴纳不等的银两,最多5两。后来各种附加税增多,当税最多高达50两。牙税则是牙行(中介)所缴纳的税费。朝廷每五年给牙行颁布一次牙贴(营业执照),按照牙行的收入规模征收税银,除此之外牙行每年也要征收一定税额。
清朝的税收为减轻民赋做了许多努力,但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具有其本身的局限性,所以最后都无法避免赋税的加重及对平民的压迫。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