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其统一大业完成后巡游全国的目的

秦始皇巡游的目的一:宣德扬威、安宇天下的政治目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一统天下后,就急不可待地频繁出巡,以图通过宣德扬威,使六国旧民从精神上对其臣服,以达到安定天下,成就万世之业的政治目的。
从二十七年到二十九年,短短的三年内秦始皇就在旧六国的领地上巡游了一遍,在各地刻石颂功,涉及范围甚广。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秦始皇在以宣德扬威、安宇天下为目的的巡游中,有几个重要的活动区域:即齐地、燕北赵代之地和东南吴楚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国通过玩弄权诈外交手段兵不血刃灭亡了齐国,齐地的人力物力藉此保存下来。齐依山傍海,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是老牌强国,它既是秦人征调粮赋的基地,也是足以动摇秦王朝统治的物质基础。
齐是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灭掉的国家,统一之初的秦政权对齐地的统治从而也就显得特别粗疏、薄弱。这一切秦王朝当然不会熟视无睹,掉以轻心,故而秦始皇在频繁巡游东方六国时,表现出对齐地的特别关注,四次东巡中,有三次游历齐地。
对统一后的秦帝国来说,匈奴是北疆的一大边患。公元前2l5年,命蒙恬率大军北征,不仅收复失地,还拓展了疆域,随后又把秦、赵、燕长城连为一体,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阳的万里长城以及大量障塞,成为秦王朝固守北疆、顺利对百越和西南夷用兵的有力屏障。所以秦始皇对此非常重视,先后两次巡视北边。
在秦始皇东巡的意图中,还有一个政治目的不容忽视,这就是所谓“东南有天子气,因东游以厌之”。秦统一后,吴楚之地仍潜伏着取秦而代之的政治基础和浓郁的不满情绪,秦始皇视之如心腹之患,故借巡游和视察政务,予以镇压抑制。

后世有不少文献记载了他在巡行吴楚之地过程中,采取更改地名、挖断地脉、修筑厌气台等种种手段破坏金陵(秣陵)、朱方(丹徙)、剡山、徐州等地“天子气”的活动。
秦始皇频繁出巡除其政治目的外,也与秦人的文化传统及秦始皇本人的个性特征有关。秦人好慕远行,有其悠久的文化传统。秦国国君多有不辞辛劳,跋涉山川,蒙犯霜露,频繁远行的历史记录,而以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等为甚。
及至始皇,有所谓“勤本事”、“夙兴夜寐”、“朝夕不懈”、“视听不怠”,以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休息”的勤政风格。使得秦始皇事必亲躬,到实地去体察民风民情,做政治巡游。故而秦始皇为帝期间频繁出巡,既有其政治目的,也有秦人文化传统和秦始皇本人性格特征的驱动。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即位初年),就前往东方巡行,从其与赵高的对话和东巡中所表现出的行政节奏,即可以看出这位新帝对秦始皇勤政风格的继承,也可反映出秦人好慕远行的文化传统。
秦始皇巡游的目的二:虔诚的宗教情感
根据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日书》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墓竹简《日书》及有关文献记载进行充分研究,认为秦代宗教信仰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秦代普遍盛行多神崇崇拜,神权思想支配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
及至始皇,神学思想在其十余年短暂的统一帝国历史上,成为其统治的支柱之一,当时全国各地的山山水水无不有神存焉。从其分布看,一是东方的神学思想和神祗,以齐地即山东为中心;一是秦人本土的神学思想和神祗,以陕西西部为中心。东西方的诸神,组成了秦王朝的众神之舟,这是先秦及秦王朝时的宗教文化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始皇推崇五德始终说,到泰山封禅,在各地祭祀天地山川鬼神,“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这不是秦始皇的迷信,而是整个时代的迷信。
秦始皇于称帝后的第二年就迫不及待地去泰山封禅,在先后两次巡游东南吴楚之地的过程中,有,‘过彭城,斋戒祷祠,”“浮江,至湘山祠”,“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上会稽,祭大禹”等祭祀活动。秦人虽居西北内陆,但秦雍地神祠有所谓“四海”之神的记述,表明秦人对于海神,也有虔诚崇拜的意识。
齐地是秦帝国东方神学思想和神祗的中心,属于齐人神秘主义传统文化崇拜对象的“八神”,其祭祀之地大多位于海滨。“日主”祠成山,“月主”祠莱山,“阳主”祠之罘,“四时主”祠琅邪,“天地主”祠泰山、梁父等。所以,怀有虔诚宗教情感的秦始皇四次巡游齐鲁海滨,并多次登临之罘、琅邪、成山等地。
秦始皇频繁东巡祭祀山川鬼神还有另一层深意,《史记·封禅书》道:“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至秦称帝,都咸阳,则五岳、四渎皆并在东方。”对秦而言,不但四渎而且连五岳也都在东方。秦崛起于西方,乃根基所在,不想向东迁都,便欲以东巡达到“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的宗教目的。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