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爆发的八王之乱指的是哪“八王”?
公元291年-公元306年,西晋皇室之间互相争夺整个中央最高权力,同姓王之间“同室操戈”而引发的战乱。其中,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人为西晋这场内斗的始作俑者和主要参与者,因而在史书上将其称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西晋初年,即公元265年,晋武帝在建国后,吸取曹魏政权灭亡的教训(曹魏政权没有对宗室委以重权,导致政权落入外姓之手),大肆分封同姓王,并且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在同姓王的封地内,可以自行任用官员、收取租税,封地之内还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但是没有实际的行政权。晋武帝打心底认为,我给与你们这么多的权利,你们一定会安分守己,始终支持朝廷中心。但是,晋武帝这一做法,无疑是给日后的内乱埋下祸根。
晋武帝死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这个时候,各个同姓王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觑。晋惠帝即位时年纪尚小,元康元年,武帝后族杨氏与惠帝后族贾氏为争权冲突激烈,皇后贾南风联合司马玮、司马亮发禁军围杀太尉杨骏,废杨太后,以司马亮辅政。旋即,贾后矫诏先使司马玮率京城洛阳各军攻杀司马亮,又借擅杀大臣之罪处死司马玮,进而独揽大权。永康元年(300年),禁军将领司马伦举兵杀贾后,废惠帝自立。至此,宫廷政变转为皇族争夺朝权,演成“八王之乱”。
第二年,司马冏、司马颖和司马颙等共同起兵讨伐司马伦,联军数十万向洛阳进攻,司马伦战败被杀,惠帝复位,由司马同专权辅政。
永宁二年(公元302年)骠骑将军司马乂与司马颙等里应外合攻杀司马冏,司马乂掌握朝权。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司马颙与司马颖不满司马乂专权,借口其“论功不平”,联军进攻洛阳。司马颙任张方为都督,率精兵7万东进;司马颖也发兵20余万南下;司马乂麾下也不下数万人。交战各方兵力约在30万人以上,号称百万,为“八王之乱”以来军队集结最多的一次。
八王之乱
永安元年(公元304年)初,司马越发动兵变杀司马乂,迎司马颖进占洛阳,控制朝政。
同年七月,司马越等挟惠帝进攻司马颖,兵败东逃。司马颙乘机出兵攻占洛阳,迫惠帝与司马颖迁都长安,独专朝政。
永兴二年(公元305年),司马越再度起兵,西攻长安,司马颙战败。
公元306年六月,司马越迎晋惠帝还洛阳,不久,司马颙与司马颖相继被杀。
同年十一月,司马越毒死惠帝,立晋怀帝司马炽。至此,这场持续16年的西晋“八王之乱”结束。无数的宗亲王室死在了这场皇权斗争中,百姓流离失所,西晋的经济也被大肆破坏,从而加速西晋王朝的灭亡。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