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包拯的故事 曝光包拯家训内容
包拯作为流传现今最为有名的断案专家,被许多人深深敬佩。根据包拯的家传资料来看,包家一直有着一本包拯家训的箴言。到现在都流传着许多跟包拯有关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编顺便给大家曝光一下包拯家训内容,来看一看刚正不阿的性格都是如何养成的?
包拯的故事
包拯雕像
包拯担任大理寺丞,到端州担任知府的时候。因端州盛产端砚,是宋朝许多大臣都喜欢珍藏的雅器。端州每年都会向朝廷进贡许多的端砚,而在端州当过知府的人都或多或少征收过一些端砚。
这样就造成了百姓的很大负担,毕竟上贡的数量一般都是定在百姓承受范围以内,且百姓生活还能比较充裕。而一旦加大了产量,百姓怨言就会变大,上贡数量虽不会变少,但质量却不能保证了。
而包拯来到端州后,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刻进行改革。这一刚上任就把这已经运行了许久的潜规则给打破了,还下令以后的端砚产量就是上贡的数量,一旦发现有官员私自报大制造数量,也会被重罚。
而且作为端州的最高长官,率先作出了表态,表示自己不会私藏一块端砚。此次举动,当然受到了百姓的钦佩,并在三年端州知府任期满时,果真没有一块端砚私藏。让端州官员个个瞠目结舌,百姓公然叫好。由此就有了,包拯知端州,岁满不持一砚归的故事,也在当地广为流传,世代绵延。
包拯家训内容曝光
包拯家训石碑
包拯素有廉政之名,这与包拯家训有不可忽视的联系。那么包拯家训到底是什么?包拯家训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呢?
包拯家训的内容为“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主要意思为包拯的后代若有入朝为官者,犯下了朝廷禁令,那么其就不能在回到家乡;其死后就更不能入葬进包家祖坟。若果有不听从包拯的训示的,那就不能算是包拯的后人。
之后,包拯又在包拯家训添加了这么一句“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文中的大概要义是包拯让他的儿子包珙,将包拯家训刻书在一块石碑上,石碑最好就竖在大堂东边的墙壁旁边,以此来日夜警示包拯的后代子孙。天天读包拯家训,用在日常生活中。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