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刘备三顾茅庐的详细过程 刘备纳贤哪些大将(4)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刘备说过最为著名的话,也许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了。这是刘备在即将病逝之际,写在给刘禅的遗照之中的话。就是叫刘禅,不要认为小小的坏事没什么大不了就去做,不要以为小小的好事没意义而不去 ...

刘备说过最为著名的话,也许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了。这是刘备在即将病逝之际,写在给刘禅的遗照之中的话。就是叫刘禅,不要认为小小的坏事没什么大不了就去做,不要以为小小的好事没意义而不去做。好事积累多了,也就成了有利于天下的大好事,相反即便是小小的坏事做的多了,那也会祸害天下。同样的道理,为人也应该如此,要在细小的积累下养成崇高的素养,不能得过且过。

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早年的时候总是一副寄人篱下,东奔西走,摸爬滚打的形象。虽然刘备在一次次的跳槽中,渐渐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和名声,但是和曹操、孙权相比还是相去甚远。这种局面直到刘备在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才有了转变。而在刘备请得诸葛亮之际,还说道:我能有诸葛孔明,就像那鱼儿有了水一样。所以刘备和诸葛亮也成了后世君臣的典范。

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在请出诸葛亮后,前期的确是对他言听计从,最好的例子就是联吴抗曹。刘备正是在这样的方针下,同东吴孙权一道,击退了曹操号称的百万大军。而且,在此之后,刘备也寻得机会拿到天下之重镇——荆州。随后对益州、对汉中的攻伐也都是在诸葛亮的隆中对布局当中。

只是在攻取益州时开始,刘备身边就不是诸葛亮了,而是像庞统、法正这样的谋士。在图谋益州时,诸葛亮就被刘备放在荆州管理后勤,发展荆州。当然不是说这任务不重要,只是这一时期,刘备其实已经没有那么信任他了。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不听诸葛亮劝言,率全国之兵,东下伐吴,最后兵败夷陵。虽然最后刘备托孤给诸葛亮,但是同样被托孤的还有益州李严。

那么历史上为什么刘备后来并不如从前那般诸葛亮呢?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其实是二人在战略上思想相左。诸葛亮是一心想匡扶汉室的,故而他一向希望蜀汉联吴抗曹,除掉北方大害。但是刘备自从称王称帝之后,开始沉浸在权利之中。所以刘备后期考虑更多的是帝业的成败,从自身实力的扩张这一出发点上布局战略,才会有刘备东下伐吴的结果。还有就是诸葛亮的亲哥哥在东吴谋事,他认为诸葛亮如此亲近东吴,其中还是会有猫腻的。毕竟当年那种境地,复杂的关系会令人起疑的。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