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还示帖真迹还有吗 钟繇贺捷表作品赏析
钟繇还示帖
《还示表》流传到今时今日也不是钟繇的真迹了,现在流传下来的《还示表》一般认为是王羲之临摹钟繇的这部作品的。
《还示贴》局部图
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的《还示表》是宋代的拓本。钟繇的作品没有一幅可以流传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唐代的张怀瑾在《书断》中曾经这么称赞过钟繇的书法作品:“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已。”这样的评价是很高的。
《还示表》这幅作品是被王羲之临摹过了,能够流传下王羲之的版本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我们能够看到这幅出色的作品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幸福。一个好的作品可以带给人享受。
虽说《还示表》是由王羲之这个大书法家临摹的,但终究不是原作者,会少了一些钟繇原有的神韵,这不是靠技术之类的东西可以弥补的。如果可以看到钟繇的真迹,那么我们对于张怀瑾在诗中描写的钟繇书法的感觉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吧。我们身在这个年代,有利也有弊。不能看到那些名家的真迹。
《还示表》是一幅很好的作品,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这样的。我们如果无法从去看到钟繇的真迹,就这样根据现存的作品去做一个欣赏,从中选取值得学习的地方,去学习。
《还示表》的出色还在于那份刚柔并济的笔法,看似不变,却包含着无穷的变幻;看似简单,却是那么的华丽。
钟繇贺捷表
钟繇的《贺捷表》又可以叫做《戎路表》或者《戎辂表》。是钟繇在六十八岁这样的高龄下写出来的一篇作品。是什么事情能让钟繇在六十八岁时写下这篇《贺捷表》呢?
《贺捷表》局部图
之所以钟繇在六十八岁时还会愿意提笔写下这篇《贺捷表》的原因是钟繇知道了当时蜀国的名将关羽被杀很是高兴。就写了这一篇《贺捷表》来表达喜悦,也是用来恭贺魏国的胜利。
《贺捷表》这篇文章中的文字也是楷书,还由于是需要呈给王看的,就更加的规范了。用比较正规的话来说就是:“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不过还是有点偏扁平,带着点隶书的感觉。不过不管怎么看都是一篇很正规的书法作品。
《贺捷表》中的一个个字都是统一规范的,虽然说看上去是很正,不过并不是死气沉沉的正,而是很自然的。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笔法,但是就这样就足够赏心悦目了。
钟繇更多是作为一个书法家为人所熟知的,文章方面的造诣并不是很深。不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钟繇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关羽的形象一直很正派,对于关羽的死亡很少人会那么高兴。不过这样是魏国的臣子,竭尽全力的为魏国服务,在得知自己国家的死对头的一名猛将死亡,当然是会很高兴的。在这点上是不能去诟病钟繇的,毕竟只是各为其主罢了。
不论《贺捷表》的内容,光看字就足够欣赏很久了。
钟繇书法作品欣赏
一般的书法作品的美要慢慢的欣赏才可以体会到,在看到钟繇的书法作品后,即使是不太懂得这门艺术的人都不会否认他作品的美。之后再细细品味,就会看到他作品中的灵气,即使是一直的看也是不会厌倦的,反而是越来越喜欢。
钟繇书法作品局部图
钟繇的书法作品不仅可以让人欣赏,还可以让人借鉴。王羲之就是在研究、学习钟繇的书法作品中,有了自己独特的书法感受,写出了行书。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