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家张仪传奇一生 张仪说秦王的意义(4)
当众一顿鞭刑,可谓无妄之灾。然而幸运的是这一顿皮肉之苦终究还是让张仪清醒地认识到楚国任用这等傲慢无礼的人为相,可见楚王并非贤明之君,不值得自己侍奉左右,想要出人头地,必须另投明主,只要自己善于雄辩的舌头还在,就一定有在乱世中翻身的机会。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张仪受到了秦惠王的赏识,终于得以在政治舞台上一展抱负,顺便为自己报了受辱之仇。
张仪列传
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第七十卷第十篇,着重笔墨书写了《张仪列传》,介绍了战国时期杰出的纵横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张仪的生平事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仪剧照
作品中描写了张仪从少年拜鬼谷子先生为师,学习游说,到后来穷困潦倒,长街受辱,又被挚友苏秦所逐,因缘际会成为秦国宰相而改变命运的一系列故事,不由得人感慨,人生的跌宕起伏,是那样充满传奇色彩。
严格意义上来说,张仪是一位周旋在六国之中的“拆台”高手,他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那就是逐步瓦解六国的政治军事实力,助秦国统一天下。
纵观天下大势,诸侯割据,秦惠王是无疑战国众诸侯国王中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对张仪有着知遇之恩。善于政治投资的张仪当然看得清跟着最具实力的君主才最有前途这一基本事实,因而他所做的一切与其说是为报秦王之恩,倒不如说是他有着清醒的站队意识,对七国争雄的结局有着正确的研判。
《张仪列传》中详尽描述了张仪辅佐秦惠王,继而掌握军政大权,利用出使各国的机会先后“策反”魏王,欺骗楚王,而后又使齐、赵、燕等三国连横亲秦,终使秦国独霸天下的过程,却对秦惠王逝世后,秦武王对张仪的厌恶猜忌之心描写得十分委婉,以至于最后张仪辞职去往魏国,两年后身故的具体经过,在笔者看来也如雾里看花,不甚详尽。
然而仔细想想,这经过又何必去深究,古往今来,终究没有几个贤明君主能容得下功高盖主的谋臣,在杀机四伏的政治舞台上,张仪的急流勇退,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