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作卜居纪念屈原 后人为什么要纪念屈原(3)
屈原和司马迁
屈原,辞赋傲绝天下。一生为国为民,从无二心,然而却遭佞人排挤,被流放到边远之地,满腔郁郁,愤而作出《离骚》。一诗既出,神州皆惊。后来敌军压境,山河破碎,国不在,人何存?屈原纵身一跃,沉入滔滔江水之中。
屈原雕像
司马迁,文笔当世无双,自幼刻苦异常,十余岁时即读遍书籍无数。然而仗义执言,替冤臣说话,让他惨遭宫刑。尊严全无,重病缠身之后著成《史记》。洋洋洒洒,十数万字,乃中国史书之翘楚。
一个是诗歌界的开创人物,遭受诽谤时,不卑躬屈膝,不摇尾乞怜。身处逆境时,化忧愁为力量。国破家亡之际,不留恋人世,用毅然赴死来昭显志气。后世有钱谦益,在国家灭亡之时说出,水太凉,不宜殉国。想比之下,屈原先生这是这是何等的白玉无瑕,何等的文士气节。
一个是史书界的集大成者。正直慷慨,为正义不惜得罪国君。死罪将至,大志未完,匆匆一死,必然轻如鸿毛。于是弃尊严,放面子,忍辱负重,只为完成先父遗志。堂堂七尺男儿,未完成理想忍受去势执行,这是何等决绝的决心,何等慷慨的志气。
屈原,司马迁,人生截然不同的两个境界。面对死亡时两种相反的应对方式,他们一个生,一个死,却同样万古流芳。这是值得人们世世代代铭记的两个伟人,他们的伟大精神,他们的伟大选择值得我们万世景仰。
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出身楚国没落贵族家庭,虽然家境不比鼎盛时期,但也衣食无忧生活优渥。家中长辈满腹经纶,对屈原的家庭教育很是重视。屈原深知自己身上流淌着楚国王室血脉,从小对待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屈原故里图片
离他们家不远处有一座山,山中环境空幽寂静,除了猎户到此打猎,平时里鲜有人迹。屈原在家中读书,冬日里火盆烧的很旺盛,屋子里非常暖和,不一会儿屈原就感觉昏昏欲睡。他想起古籍中记载读书人吃苦学习的故事,便想到去家后面的山洞里读书,这样既能锻炼自己的心智,还能不打盹把书读下去。
他把想法告诉家里人后,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但是屈原不顾家人阻拦,带着书本只身来到山里,找了一处背风的山洞,开始读书。山中气温本来就低,洞中更是寒冷潮湿,没过多久就把屈原的手脚冻肿了。他起身跺跺脚搓搓手待身体暖和过来就又开始坐在地上读书。家人看到屈原这么小就能吃苦也就不再阻拦了。屈原在山洞里坚持了三年,终于把《诗经》读懂读透了。这也为后来他开创楚辞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其实,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经验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肯吃苦肯努力,做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远比其他人要多的多。屈原能够取得政治上和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就与他的吃苦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屈原的贡献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