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解读 张仲景求学的故事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有关张仲景医学上最出名的,莫过于他开创了中医发展过程的点睛之笔“辩证法”。用药在于精,直达病根,但不是像现代西医一样。他主张同一种病的不同症状就要不同的疗法,但是如何区别就要参照辩证法了。
张仲景照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的辩证治疗法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使用凉性的药物治疗热性的病,用热性的药物治疗凉性的病,这就是属于“反治疗法”。但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手段都是治疗的手段,该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式,就要不仅仅看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而要望闻问切和医生自己的经验分析,以此判断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手段,然后才能开处方。张仲景提出“透出现象看本质”,要找到病因,才能彻底根治,这就是“辨证论治”。它建立在医生本人有着雄厚的医学知识积攒和辩证基础上,否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浅显的治疗方式,建立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被世人知道就是这个时候,望闻问切,科学的整治方式,也是中国医学在世界医学上有着超然地位的奠基。整部《伤寒杂病论》就是一部用药的纠正之书,减少了误诊率,被后世称为医方始祖。
张仲景还注重方剂的收录,他精选了三百多种病症对应的方剂配比,顺序。很多都是很据实践经验得出来的,极大地提高了行医的效率。
张仲景求学
张仲景是医圣,也是我国中医药史上的顶尖人物。他不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高尚的医德医品,还在医学传承上有着极大作用。
张仲景像
张仲景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叫张宗汉,在朝廷做官。当时做官是世袭的,所以张仲景注定就是公务员,但是他志不在此。张仲景因为家庭的关系,从小就阅读了很多典籍,他最喜欢的就是关于扁鹊行医的故事,笃实好学,勤奋上进,他将所有能接触到了关于医学的书籍看了一个遍,每每读到兴奋之处,恨不得有个病人出现在他面前。兴趣才是一个人最好的导师,这奠定了他医学翘楚的基础。
张仲景出生的时期接近东汉末年,官场腐败,弊病丛生,他性格沉稳,嫉恶如仇。看不惯官场种种,但是命运却规定他必需走进官场。当时农民起义,战争连绵,人死的多了,尸体处理不好就会有传染病,百姓还要承受着瘟疫的痛苦。张仲景看到这些之后,心里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坐视不理,在他十岁的时候就拜了名医张伯祖为师,潜心研习医学。
张伯祖是一个医学世家,他医术高明,治好的病人高达百分之九十,张仲景跟着这位名师,接触了很多病例,无论是上山采药还是行医坐诊,从不叫苦,还偷偷地做笔记。这些行为张伯祖看在眼里,他很喜欢这个认真的孩子,人真是行医者必备的品格,于是毫不保留的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到了后来张仲景的医学已经超过了师傅,他的名声也传遍了乡邻。
张仲景语言生死
中国古代有很多神奇的技术,医学和占卜往往被人们合为一类。一个是对生命规律的探索,一个是对世界准则的把握。传说张仲景能够预言人的生死,不仅仅是他,很多神医都被冠以预言者的角色。但是医学不是占卜一类的神机妙算,而是实践派的基础上对人体结构、病理结构有着丰富把控经验的基础上的一门科学。
张仲景
张仲景被传言能够察言观色,预知病人的生死时间,他预言好友宁远和王仲宣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